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正攀上历史的最高峰。随着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逐步加强,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其中一些更被中国传统文化作品深深吸引。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影响下,孔子重新引起了人们的主意。从传统儒家思想中寻找“和谐因素”也成为《论语》翻译的主要任务。本文将在分析威利《论语》译本的基础上总结出《论语》翻译的时代要求,即保持儒家文化的完整和本色。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文化的传递置于文字转换之前。本文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将分别阐述与翻译中的文化传递有关的概念和不同文本下的文化传递策略。第三章首先通过语言、文化及翻译的定义得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在翻译中应把重点放在文化的传递上;并通过翻译中的对等原则分析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对等传递是实现对等翻译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第四章进一步论述翻译过程中文化传递的可能性,即文化的可译性。接下来从译者的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翻译中源文化的地位三个方面论述文化传递的策略。对《论语》翻译中儒家文化传递的研究将有利于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对改进《论语》的翻译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