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是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现行使用的化学灭螺药氯硝柳胺是WHO唯一推荐使用的药物,灭螺效果好,但是其对鱼类等水产动物毒性较强,在有效灭螺浓度下,可引起鱼类死亡,在鱼、蟹等养水产殖区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效、低毒、价廉的灭螺化合物的开发受到重视。银杏(Ginkgo bilobaL)在沟渠旁、池塘边等湿润的地方也能生长得很好,可以耐水湿。“兴林灭螺”模式的提出,为有效灭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灭螺植物筛选,找到灭螺效果较好的银杏落叶,并进行了银杏落叶、银杏根皮、银杏根周土杀螺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旨在为银杏树生物防治钉螺提供依据。
(1)从银杏落叶Fallen leaves of Ginkg biloba,香榧Torreya grand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前胡Peucedanum praerutorum,仙鹤草Rhinacanthus nasutus中筛选到杀螺活性较好的银杏落叶;对银杏落叶进行不同极性部位的系统分离,杀螺效果活性集中于石油醚部位,48 h LC50为13.78mg·L-1,LC90为28.67 mg·L-1;24 h内能一定程度抑制钉螺上爬;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对鱼毒性较小,48 h LC50为131.34 mg·L-1,远高于钉螺的48 h LC50(13.78 mg·L-1);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能够显著地降低钉螺体内的糖原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钉螺体内的蛋白质含量。
(2)对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进行杀螺活性化合物分离鉴定,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醚(9:1,v/v)洗脱时,第40-50流分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该流分经LC-MS分析,确定为银杏酸;银杏酸杀螺24 h的LC50为3.99 mg·L-1,48 h的LC50为1.46 mg·L-1,72 h的LC50为0.81 mg·L-1,并能一定程度抑制钉螺上爬;银杏酸对斑马鱼基本无毒,对斑马鱼48 h LC50为79.58 mg·L-1,远高于钉螺的48 h LC50(1.46mg·L-1)。
(3)比较了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得银杏落叶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54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银杏落叶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516%,两者差别不大。
(4)为了进一步探索银杏树化感灭螺的效果,模拟自然状态,对银杏落叶、银杏根皮及银杏根周土水浸液进行了杀灭钉螺试验,证明它们对钉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中,银杏根皮的杀螺活性最强,银杏落叶次之,银杏根周土的活性较弱。
(5)HPLC分析表明银杏根皮杀螺化感物质为银杏酸,平均含量为0.289%。并表明银杏根周土中的杀螺效应物质是银杏酸,提示银杏根皮向根周土壤中分泌了银杏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