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杀灭钉螺作用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是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病的重要环节,杀灭钉螺是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现行使用的化学灭螺药氯硝柳胺是WHO唯一推荐使用的药物,灭螺效果好,但是其对鱼类等水产动物毒性较强,在有效灭螺浓度下,可引起鱼类死亡,在鱼、蟹等养水产殖区使用受到限制。因此,高效、低毒、价廉的灭螺化合物的开发受到重视。银杏(Ginkgo bilobaL)在沟渠旁、池塘边等湿润的地方也能生长得很好,可以耐水湿。“兴林灭螺”模式的提出,为有效灭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通过灭螺植物筛选,找到灭螺效果较好的银杏落叶,并进行了银杏落叶、银杏根皮、银杏根周土杀螺活性及活性成分研究。旨在为银杏树生物防治钉螺提供依据。   (1)从银杏落叶Fallen leaves of Ginkg biloba,香榧Torreya grandis,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前胡Peucedanum praerutorum,仙鹤草Rhinacanthus nasutus中筛选到杀螺活性较好的银杏落叶;对银杏落叶进行不同极性部位的系统分离,杀螺效果活性集中于石油醚部位,48 h LC50为13.78mg·L-1,LC90为28.67 mg·L-1;24 h内能一定程度抑制钉螺上爬;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对鱼毒性较小,48 h LC50为131.34 mg·L-1,远高于钉螺的48 h LC50(13.78 mg·L-1);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能够显著地降低钉螺体内的糖原含量;一定程度上降低钉螺体内的蛋白质含量。   (2)对银杏落叶石油醚部位进行杀螺活性化合物分离鉴定,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醚(9:1,v/v)洗脱时,第40-50流分具有很好的杀螺效果,该流分经LC-MS分析,确定为银杏酸;银杏酸杀螺24 h的LC50为3.99 mg·L-1,48 h的LC50为1.46 mg·L-1,72 h的LC50为0.81 mg·L-1,并能一定程度抑制钉螺上爬;银杏酸对斑马鱼基本无毒,对斑马鱼48 h LC50为79.58 mg·L-1,远高于钉螺的48 h LC50(1.46mg·L-1)。   (3)比较了薄层层析法、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杏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得银杏落叶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54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银杏落叶中银杏酸的平均含量为0.516%,两者差别不大。   (4)为了进一步探索银杏树化感灭螺的效果,模拟自然状态,对银杏落叶、银杏根皮及银杏根周土水浸液进行了杀灭钉螺试验,证明它们对钉螺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其中,银杏根皮的杀螺活性最强,银杏落叶次之,银杏根周土的活性较弱。   (5)HPLC分析表明银杏根皮杀螺化感物质为银杏酸,平均含量为0.289%。并表明银杏根周土中的杀螺效应物质是银杏酸,提示银杏根皮向根周土壤中分泌了银杏酸。
其他文献
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海洋生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化学多样性。海洋动物,特别是海绵、珊瑚等海洋无脊椎动物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演化形成了有效的化学防御机制,产生的各种次级代谢产物具有鱼毒、克生、抗生物污着、杀虫、抑藻、抗菌等化学生态效应,同时也是创新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宝贵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发现真正有研究开发价值的药物先导化合物,一个关键性的重要环节就是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目前常用的哺乳动物
研究目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其中缺血性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闭塞,造成心肌氧的供需不平衡,从而导致心肌损伤。本研究探讨传统中药红景天中的有效成分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机制。研究方法:1、8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 group),阴性对照组(Vehicle group),给药组(Brai
研究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严重困扰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研究者对α_1-肾上腺素受体(AR)相关研究的深入,α_1-AR拮抗剂逐渐成为非手术治疗BPH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线药物。萘哌地尔(NAF),是一种结构中具有手性碳结构的新型选择性的苯基哌嗪类α_(1A,D)-AR拮抗剂,具有一对光学对映体,该药目前以外消旋体形式上市。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NAF两个光学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