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修饰的生物传感器组装构筑与应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 CNTs)因其独特的力学、电子特性及化学特性,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CNTs应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可显著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响应性和稳定性等性能;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具有(LBLself-assembly)操作简单,组装物质多样性及膜厚可控等特点,因此,通过LBL技术构筑基于碳纳米管的多层膜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了基于聚电解质PAH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PAH-MWNTs)和酶-电子媒介体复合物(HRP-MB)的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可见光谱对(PAH-MWNTs/HRP-MB)n多层膜的组装过程进行表征,用循环伏安(CV)对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进行表征。实验优化了电极制备和分析测定的条件,(PAH-MWNTs/HRP-MB)n多层膜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3.0×10-7mol/L到2.8×10-4 mol/L,检测限为2.0×10-7mol/L。葡萄糖和抗坏血酸对(PAH-MWNTs/HRP-MB)n多层膜电极测定过氧化氢没有干扰。论文研究了静电层层自组装PAH-MWNTs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备的双酶多层膜电极。用AFM方法对不同组装层膜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均匀性进行表征分析。实验考察了碳纳米管/酶的组装层数对多层膜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双酶多层膜电极测定4种不同酚类底物的性能,发现灵敏度差别较大,其中对苯二酚的灵敏度最高(136.8 nA L/μmol)。该双酶电极测定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5.0×10-7到3.5×10-5mol/L,检测限为2.0×10-8 mol/L。论文研究了基于PAH-MWNTs和酪氨酸酶(TYR)的(PAH-MWNTs/TYR)n多层膜电极,优化了PAH-MWNTs/TYR的组装层数,考察了电解质pH和电位对电极响应的影响。该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3.0×10-7到1.0×10-4 mol/L,检测限为1.0×10-7mol/L。同时论文还研究了基于PAH-MWNTs和HRP的(PAH-MWNTs/HRP)n多层膜电极在血清中对槲皮素和芦丁的分析检测应用。结果表明:(PAH-MWNTs/HRP)n多层膜电极在血清中检测槲皮素的回收率为69.3-72.2%,检测芦丁的回收率为95.6-96.3%。
其他文献
本论文采用水热法、化学沉淀法、溶液法制备了五种纳米材料,并通过XRD、SEM、TEM、HRTEM、UV、FT-IR、PL等测试进行表征。1.用氯化铈(CeCl3·7H2O)和十钒酸(K6V10O28·9H2O)
TiO2因其优良的性质成为了重要的降解污染物的光催化基质材料之一。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以及较为高效等优点,已成为一种制备改性TiO2纳米材料的重要方法。因此,采
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s)是将聚合物优良的加工性能和液晶独特的光学性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材料。与一般周期性结构材料相比,它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目前已广泛用作光开关、动态滤波器、平板显示器等器件,在光通讯、信息存储、安全防伪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如何制备衍射效率高、感光灵敏度好、体积收缩小、电光响应快的全息光栅仍是一个挑战。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醇修饰的金纳米粒子(GNP)作
对食物,父亲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骨髓里透出来的款款深情.rn他爱吃,也爱煮.rn曾经,我们有过家徒四壁的日子,捉襟见肘的生活,贫瘠一如缺水的沙漠,可是我们的餐桌上却还是油
期刊
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将分子印迹溶胶-凝胶膜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兼具膜厚度易控制和特异选择识别能力的特点。与传统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相比,具有响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