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育进入新世纪,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以往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的“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价值观已逐渐被“强调学生发展本位”的现代教育价值观所代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教学评价有利于教师提高、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学的功能已被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接受。现代评价方式是新课程理念教学观念的外化。但是如何评价作为实施教改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课堂实践,都显然有些滞后。现行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适用于所有学科,忽视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评价缺少专业特性,评价结果对语文教学的提高意义不大;评价功能的功利性、主观性影响了评价的可信度和科学性。新课程理念中,阅读教学是“用教材教”的崭新课程观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态过程。那么评价阅读教学就应该从观察教师教学活动的角度来进行,即观察的重点是教师如何组织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师组织的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的“对话过程”,主要体现为三种互动方式:平等的师生互动、合作的生生互动、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活动”的必须是“语文活动”,它是以发展学生阅读的知识、技能、策略、态度、情感为目的,在活动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形成听说读写的新知识、新技能,构建新的语文能力。这些教学目标的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应“与时俱进”,汲取当前学术中的新知识,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就必须注重语文学科特色,关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动态特征,从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角度,主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动态联系来评课。确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引导师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