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对量子点的性质、合成与应用,共振光散射技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进行了综述。 第二章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CdTe量子点。用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晶体衍射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实验表明:所合成的CdTe量子点荧光特性较好,巯基乙酸通过巯基修饰到量子点表面,末端羧基以去质子化的盐的形式存在。 第三章研究了CdTe量子点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CdTe量子点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实现了对溶菌酶的高灵敏度测定。考察了pH值、量子点浓度、离子强度等因素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检测CdTe量子点与溶菌酶作用前后体系共振光散射信号的增强,建立了一种检测纳克级的溶菌酶的方法。当溶菌酶浓度在0.06~4.0μg mL<-1>范围内时,体系的共振光强度增强程度与溶菌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5 ng mL<-1>。此种方法把量子点优良的光学性质与共振光散射技术的高灵敏度结合起来,检测灵敏、简单、快速,为进一步研究溶菌酶催化动力学及检测生物体系中的溶菌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第四章在CdTe量子点(供体)与丁基罗丹明B(受体)之间建立起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并以CdTe-BRB体系为荧光探针实现了对重金属离子Hg(Ⅱ)的检测。供受体独特的光学性质、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及表面活性剂CTMAB胶束的存在保证了高效的能量转移的发生,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的供体荧光猝灭和受体荧光增强及光谱移动。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光谱性质的影响,并由实验得出了能量转移效率和供受体间距。基于Hg(Ⅱ)对共振能量转移体系的荧光猝灭,实现了对其在较宽线性范围的检测。此种方法将量子点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所构建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对可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以及定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硕士论文共分为三章,分别采用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合成了醌胺聚合物,将其用于不锈钢丝电极修饰,制备了pH传感器,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 概述了聚合物修饰电极的理论及
不对称Salen金属配合物由于其结构简单、原料易得,在催化研究、生物化学、分子识别研究等领域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合成了两类不对称Salen配体及系列金属配合物
近年来,由于草莓状复合微球具有双粒子构像、特殊的表面形态和独特的光散射性能等,受到了许多领域的广泛关注。聚合物空心微球在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如在药物负载释放、填料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反应受到当代化学家的高度重视,因为具有反应温和,污染小,易操作等特点,有机不对称催化是继金属催化以及酶催化之后的新领域。近20年来,有机不对称催化化学选
设计和合成以孤立的多酸氧簇为建筑单元的拓展结构是当今多酸化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本文在选择了多酸氧簇中的杂多金属氧酸盐([PWO]、[CrMoOH])为构筑模块的基础上,从“稀
论文归纳了介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机理及合成影响因素,并总结了近年来介孔复合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此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含金属组分的纳米孔性复合材料,利用XRD、S
TiO2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但其光催化效率受到了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可见光利用率的限制。研究表明,具有共轭π键的PANI与TiO2复合可以改善其光催化性能。本论文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了TiO2分散体系,利用Doctor--blade法制成TiO2/ITO膜,在不同电位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不同氧化态的PANI/ITO及PANI/TiO2/ITO复合膜,通过XRD、FT-IR、DRS、UV-
为了寻找新的高效低毒的有机锗抗癌药物,我们把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 2-氨基-1,3-硒唑引入到有机锗化合物中,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硒的新型有机锗化合物。 我们通过多次试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