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带神经血管蒂节段性肌肉移植的肱桡肌、股直肌和股薄肌的临床应用比较解剖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有许多肌肉可用于肌皮瓣移植手术,它们都基本具备临床上对肌肉移植的要求。但是简单的把一块肌肉通过带蒂转位或是游离移植到另一个受区已经不能满足手术的需要。肌肉切取后,首先引起供区肌力减弱;还会引起较明显的供区畸形;而对于一些特定部位的整形手术,比如面瘫和舌再造,用一整块肌肉移植整形后往往体积臃肿、外观恢复不满意,影响术后功能和美容,有时还需要做二期手术改善疗效。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对移植肌肉进行显微解剖,游离出带血管神经的肌肉节段进行移植,在改善手术效果的同时更多的减少供区损失。肌肉内的血管神经分布如何;如何在术前术中更好的定位和发现;以及如何按肌肉的血管神经分布游离节段性肌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对临床上几个应用比较广泛的肌肉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包括肱桡肌、股直肌和股薄肌。并采用一种二维坐标定位的方法对肌肉的血管神经进行研究。另外除了在标本上进行模拟肌肉游离外,还利用一例新鲜标本对坐标定位的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利用福尔马林保存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首先测量肌肉的大体参数;再对肌肉的血管神经进行详细地解剖,测量血管神经及其分支的长度和直径,然后通过肌肉起止端的骨性结构建立二维坐标系,对血管神经的位点和分支点进行定位;最后分析每种肌肉的解剖特点,在尸体标本上模拟游离移植;此外我们还利用一例新鲜前臂截肢标本,验证肌肉血管神经的二维坐标体表定位方法。   结论:1.本课题用一种新的二维坐标定位方法研究了肱桡肌、股直肌和股薄肌和血管神经分布和定位,并用新鲜标本进行验证。2.通过对肌肉的显微外科解剖明确了肌肉节段性游离移植的可行性,为新的移植方法提供了详细的国人解剖学数据。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βAR密度最大值(βmax)的变化规律及β受体阻滞剂的干预效果;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β3ARmRNA及蛋白表达;探讨药物干预(缬沙坦、卡
目的 探索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SFI)对糖尿病大鼠在体心肌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成年 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 组)和糖尿病实验组,实验组以 STZ 腹腔注射造模(60 mg/kg),空腹血糖(FBG)>16.7 mmol/L为造模标准。成模后糖尿病大鼠又按分层随机法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iabetes mellitus control,C-DM 组)和糖
目的 通过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探讨雌激素对实验性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体外培养健康成年Sprsgue-Dawley(SD)大鼠晶状体120个,分为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