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浆酶水解产生可发酵糖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缓解当前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方式,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木质纤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如何将其转化为高价值的能源和化工产品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将木质纤维水解转化为可发酵糖,是整个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本文开展了草类木质纤维原料高效转化为可发酵糖的研究,以期为未来木质纤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本文首先研究了漂白和未漂白亚硫酸盐蔗渣浆的纤维素酶水解过程,探讨了影响水解的各种因子,分别得到了两条最大得率的工艺方法,发现同等条件下漂白浆的水解得率要低于未漂浆。在对水解液成分进行离子色谱分析后发现,纤维二糖在水解过程中的浓度有一个先快速增加后逐渐减弱的过程。原料水解前后的结构分析表明,纤维素酶易作用于纤维底物的无定形区,引起结晶度的升高,同时结晶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同时,根据米氏动力学方程,考虑底物结构变化、产物抑制和酶吸附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动力学方程模型,并通过亚硫酸盐浆的水解实验证明此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纤维素底物酶水解过程的动力学变化。通过拟合方程的参数分析,得出与水解相关的有效底物浓度要小于所加底物的浓度。   此外,以麦草为原料,尝试探索了一种新的沸石型固体催化剂制浆方法,并进行了成浆酶水解研究。研究发现成浆的酶水解得率相对不高,推测可能由于木素沉积的原因。在蒸煮得到的黑液中通过离子色谱发现含有乙酰丙酸和甲酸成分。
其他文献
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在并联机器人中十分常见,它属于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中的一种,并且具有并联机器人动力性能较好、结构刚度较大、运动惯性较小、运动精度较高以及承载能力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发达国家均将制造业升级作为工业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已成为衡量国家
近年来我国政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政府信息系统的升级换代,门户网站、办公OA、软硬件设备越来越多,也催生了数量巨大的技术和管理难题.政府采购信息化服务应运而生,通
石油是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能源之一,抽油机的研发是抽油设备生产制造的重要环节。抽油机设备组成中,换向装置是实现抽油运动的关键,传统的游梁式抽油机效率低下,已逐渐不能满足石油生产要求,国内外对采用新型换向装置的无游梁式抽油机的设计层出不穷。本课题通过对滚筒式抽油机换向方式的研究,结合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的运动特性,设计一种无切换式自动换向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可避免结构复杂、故障频出等问题,运行时换向
导波法是目前用于轨道类结构无损探测的最佳方法之一。为了实现导波法技术用于长距离损伤检测,所选择的导波应具有波动衰减率低的特点。由于波导结构中一般存在众多类型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