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上海市为进一步深化小学体育兴趣化改革,2017年上海市教委号召开展校园体育“一校多品”的创立活动,上海市各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的课改进程,各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和高校资源进行学校校本体育课程的开发,开办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的学校,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培训,探索新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基于此,为检测校本特色课程改革效果,本文选取了松江区两所学校,其中一所是参与小学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学校,一所是进行传统教学的学校,通过对开展校本特色体育课的学校与传统课程教学的学校体质健康状况及体育学习效果方面进行对比,为小学体育兴趣化进一步的推进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对经过校本特色课程开发的A学校与传统课程教学的B学校进行对比,分别选取2017年A学校、B学校四年级各四个班的学生,分别命名为A学校2017和B学校2017,其中A学校211人,B学校207人,对学生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和一分钟跳绳等数据进行测试,在特色课程实施一年后,对两所学校这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后测,分别命名为A学校2018和B学校2018,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所学校学生一年前后体质健康数据的变化。此外,在A学校2018和B学校2018各4个班中,每个班随机15人,使用心率表对学生进行体育课运动负荷测试和20米折返跑测试,对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和有氧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对A学校2018和B学校2018,使用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教授编制的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对A学校2018和B学校2018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在A学校经过校本特色体育课程实施一年后,A学校2018学生比实施前A学校2017学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等成绩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步幅度明显提高,B学校在经过一年的教学后,B学校2018学生比实施前B学校2017学生只有50米短跑和一分钟跳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进步明显,而且进行校本特色课程开发后的A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成绩要明显优于实施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B学校学生(p<0.05)。(2)A学校学生在校本特色课程实施一年后体育学习效果方面的得分均明显高于B学校的学生,说明特色体育课程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效果。(3)通过20米折返跑测试,特色课程实施一年后A学校学生心肺耐力水平要强于B学校学生,在运动后心率恢复情况上,A学校学生体育课总体恢复情况比B学校学生的好。(4)A学校体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开发的课程,A学校体育活动课中的运动强度和B学校体育活动课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学校体育课强度显著高于B学校。研究结论:校本特色体育课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增强了体育课强度,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