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位于云贵高原,高山起伏,河流纵横,气候温和湿润,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朴、自然、清新的民风,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其中以青岩古镇为代表的传统建筑犹如一株绽放的奇葩,被专家学者誉为“石头的绝唱”。这些地域特征强烈的民族建筑,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民居物质形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先民们在这块土地的生生不息的创作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特殊文化形态,它具有不可磨灭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青岩古镇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成因,明清时期来自中原和江南的军队迁徙而来到青岩。因为青岩有着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那些军队就长久地驻扎下来了,在此驻守边陲。战时打仗,和平时农耕。青岩是军事重镇、商贸重镇,有许多外来的民众商贾。必然带来各地的文化习俗。军屯带来的相对先进的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碰撞融合,还加上各地的文化传统,都交融在一起,和谐发展,共生共存。由此衍生的地域建筑文化也具有独特性,各类宗教建筑和谐共存,宗教建筑散落在民居中,没有严格的界限,反映了当地宗教的世俗性。 本文先从青岩古镇的历史发展入手,从地理、气候、人文、历史等方面介绍了青岩的发展成因。详细阐述了青岩多元的多元社会人文背景。从古镇的空间构成特色方面总的介绍青岩。介绍了她的选址,规划布局,空间构成等方面。青岩古镇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除了深厚的人文、军事、宗教文化外,建筑空间文化是它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简要介绍了青岩的自然地理现状后,对它的选址从军事和风水上作了深入的阐述,并介绍了青岩的各种建筑类型和古镇孕育的多重文化价值。 接下来从建筑的类型和特征上介绍青岩的建筑。包括了军事、宗教、民居、牌坊等建筑,分析了空间特色、用材、构造、装饰装修等方面。 第五章,对青岩的建筑文化多元的特点进一步做了总结。 最后对青岩古镇建筑的现状作出了思考,对其的保护利用的方面做了一定的思索和构想。 文中采用了大量的自拍和自绘的图片和插图,对建筑的原始结构做了细致的测绘和研究。 希望我所做的这些工作与努力能对青岩的古镇和建筑研究有所帮助,那将是我最大的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