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刑法分析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运输除了道路交通运输外还包括了水路交通运输,同理,水上交通肇事犯罪与陆上交通肇事犯罪,都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但两者有着不同的特性,尤其是交通肇事逃逸方面,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有着其独特的特征,由于水上航运的特殊性,使得几乎每起水上交通肇事都有着极大的逃逸可能性,且逃逸致人死亡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陆上交通肇事逃逸。目前,我国立法中有关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刑事责任的规定仅限于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此罪名以及相应的司法解释完全是按照陆上车辆肇事的标准及情况来设置的,若直接适用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定罪量刑会有不适合的地方。水上环境特殊肇事后逃逸极不利于对受害者的救助,对人命、财产、海洋污染都有着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率居高不下且逃逸之后被害人的死亡率极高,肇事者的逃逸基本上等同于给受害者判了死刑,在这种特殊的水上环境之下的逃逸能否转化为间接地故意杀人。同时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往往导致“人员失踪”、“环境污染”等陆上交通肇事极少出现的危害结果,此种危害后果能否作为水上交通肇事逃逸所导致的危害结果在定罪量刑予以考虑。立法上的缺陷使得海事司法的困惑日益凸显,对于类似的案件各地司法机关的处理结果也大相径庭。这种司法的不统一不利于刑法的权威性也助长了逃逸心理的滋长。本文分共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述,主要从水陆不同区别上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进行了解读、分析与陆上不同的特点、以及社会危害性;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追究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依据以及现阶段在司法实践中的追责的困难;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分析了水上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人员失踪的情况下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分析了在水上交通肇事逃逸造成水域环境污染与污染环境罪竞合的情况下追究何种刑事责任的问题,分析了在水域环境内“因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之间的争议问题,以及此种情况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部分主要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建议及对策。
其他文献
医院专项资金即提供基本业务支出外的具备特殊用途和专门用途的资金。医院专项资金的应用业已变成社会各界重视的一个问题,医院专项资金的应用效益要求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体
目的探讨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1月间我们对100例门诊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影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100例非腹痛小儿
电磁超声换能器在工作中涉及到电场、磁场、力场和声场的相互耦合和转化,变量较多,尤其是在声场分析时更为复杂。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电磁超声换能器进行仿真,得到
财务杠杆是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理财工具,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可以达到降低资本成本、增加公司价值的目的。文章对公司如何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以及上市公
中小企业占我国工商登记注册企业总数的99.6%,对于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就业有显著作用。文章从中小企业的定义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借鉴发
随着手机、电脑等掌上终端的日益普及,更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网上购物这一新型的平台当中,但由于人口的庞大性、交易的广泛性和商品本身、物流等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买家不能够实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报道,简要论述了节丛孢属在基础科研及开发应用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基础科研主要集中在节丛孢捕虫机理的研究上,结果显示,节丛孢主要在活线虫的诱导下产生捕
目的:我国是糖尿病的高发国,形势严峻,尤其以Ⅱ型糖尿病为主,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疾病压力,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而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种类很多,如何选择经济、
实践证明,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小农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这种小农生产方式的广泛存在,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村凋敝等"三农问题"
背景:钛及钛合金,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较好的抗腐蚀和抗疲劳性,以及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但缺乏骨诱导性能,属生物惰性材料。骨整合承担钛种植体向骨组织持续分散负荷的功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