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HEVC中基于R-λ模型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0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D视频编码由于原始数据量巨大制约其应用范围。典型视频通信应用中,由于信道可利用带宽是有限的,加之3D视频编码码率受多个视点码率的影响,论文针对3D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为了保证码流满足信道可利用带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视频质量,论文针对最新3D视频编码标准3D-HEVC(3D-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中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论文提出了基于R-λ模型的3D-HEVC关键帧码率分配算法。针对非基本视点每个GOP第一帧(关键帧)具有类似I帧的作用,算法对非基视点关键帧的目标比特分配进行优化。算法分析基视点和非基视点已用编码比特的百分比,若二者相差较大,则加大非基视点关键帧的比特分配。该算法一方面可提高关键帧的编码质量另一方面可缩小基视点与非基视点的比特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适当提高关键帧的分配比特,在引入较小编码偏差的前提下,提高3D-HEVC的整体编码性能。论文进一步结合深度图特征优化了3D-HEVC LCU层码率分配算法。原有LCU层分配算法根据纹理块的复杂度进行码率分配。本文所提算法通过综合考虑纹理和深度图的复杂度来为当前LCU块分配目标比特。所提算法在允许的码率偏差范围内,优化了比特分配算法,提高了3D-HEVC编码性能。论文进一步给出两种码率分配优化算法与3D-HEVC性能的比较,在引入0.38%~0.54%的码率偏差和相同恢复质量下,编码码率可节省-1.24%。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的空间耦合达到识别的目的,跟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相比,有很多优势:无需接触、无需光线、可以多目标识别等等。随着集成电路和计
无线MESH网又称为“无线网状网”,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相对于传统网络中通过固定接入点(AP)接入网络的方式,MESH网络中没有固定的AP接入点,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具备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蓝牙技术的不断进步使这两方面得以实现,从而使蓝牙免提系统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车和通话的矛盾又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