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汉语课堂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图片、音频和视频也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媒介。汉语视听说课程在国内高校逐渐开展,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也随之出版,对于视听说教材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对外汉语学界的关注。汉语视听说课程和教材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视听说法为基础,即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并作用于人的记忆,通过刺激——反应的过程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法。汉语视听说课程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色,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虽然对于汉语视听说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已经出现,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系统性,所以我们认为对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和《快乐中国人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者纸质教材、视频内容以及语料难度的对比分析入手,对三本教材进行了多层面的考察和比较。其中,纸质教材从编排结构和编写内容两个层面进行探究,分别分析了教材的编排结构、课文的导视、生词、语言点例释、练习和课文话题等;视频内容则是从视频资料的内容编排、视频的语言和字幕、时长和画质等角度入手进行考察对比;而语料难度是从平均句长、平均非常用词数、平均生词量、平均语言点数和平均语速五个层面,以横向考察和纵向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探究。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三本教材各有优劣,特色鲜明:其中《家有儿女1》和《快乐中国人1》在选材的现代性,生词、语言点、练习题的设置上较为相近,视频内容较为完整、画质清晰,两者不失为优秀教材;《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虽选材较为陈旧,但是编排结构、对生词表的处理等做得非常用心;从语料难度来看,《家有儿女1》难度是三本教材中最低的;但是三者都符合其“中高级”汉语教材的定位。三本教材也各有缺点,所以我们提出了针对三本教材的改进策略,为了更好地服务教材使用者,我们提出了这些教材的选用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关于汉语视听说教材“注重教材的时代性、文化性和语言教学性”等编写建议,希望可以为选择和使用这三本教材的使用者提供些许帮助,同时也可以为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略有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