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影视类视听说教材《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快乐中国人1》比较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fengf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外汉语课堂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图片、音频和视频也成为语言学习的重要媒介。汉语视听说课程在国内高校逐渐开展,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也随之出版,对于视听说教材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对外汉语学界的关注。汉语视听说课程和教材都是以19世纪5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第二语言教学法——视听说法为基础,即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并作用于人的记忆,通过刺激——反应的过程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法。汉语视听说课程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特色,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虽然对于汉语视听说课程和教材的研究已经出现,但是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缺乏系统性,所以我们认为对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本文以《家有儿女1》《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和《快乐中国人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者纸质教材、视频内容以及语料难度的对比分析入手,对三本教材进行了多层面的考察和比较。其中,纸质教材从编排结构和编写内容两个层面进行探究,分别分析了教材的编排结构、课文的导视、生词、语言点例释、练习和课文话题等;视频内容则是从视频资料的内容编排、视频的语言和字幕、时长和画质等角度入手进行考察对比;而语料难度是从平均句长、平均非常用词数、平均生词量、平均语言点数和平均语速五个层面,以横向考察和纵向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比探究。通过这三个层面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到三本教材各有优劣,特色鲜明:其中《家有儿女1》和《快乐中国人1》在选材的现代性,生词、语言点、练习题的设置上较为相近,视频内容较为完整、画质清晰,两者不失为优秀教材;《走进中国百姓生活·上》虽选材较为陈旧,但是编排结构、对生词表的处理等做得非常用心;从语料难度来看,《家有儿女1》难度是三本教材中最低的;但是三者都符合其“中高级”汉语教材的定位。三本教材也各有缺点,所以我们提出了针对三本教材的改进策略,为了更好地服务教材使用者,我们提出了这些教材的选用建议;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关于汉语视听说教材“注重教材的时代性、文化性和语言教学性”等编写建议,希望可以为选择和使用这三本教材的使用者提供些许帮助,同时也可以为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研究略有推进。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学长河中,古代的诗人们用他们手中的生花妙笔创造出摄人心魂的诗词文化,仅“湿”字在古典诗词中的运用,就令人拍手叫绝,叹为观止! 从
学报的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学术性是学报质量的核心.应从多方面加强对学报的建设,提高学报的质量.
<正>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档案数量的激增与档案库房容量的缩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档案的保管要求同保护技术不能与之相适应的矛盾日渐突出;在社会活动和生产经营过程中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是将各地方政府相关绩效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作为比较序列。将其中的最优值作为参考序列。通过计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来评价各地
供热系统中,动力分布式系统已被证实可以有效解决输配管网水力失调这一难题,但是对于动力分布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水泵选型偏大的问题缺少研究。本文选取了扬程偏大型系统进行
针对未知恐袭事件的相关数据,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优化的挖掘反恐信息方法,为反恐斗争提供重要情报;首先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未知恐袭事件提取主要特征,采用“肘部法”选定聚类簇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可分为教师课堂精讲、学生内化吸收和学生课堂讨论三个环节,倡导延时互动、少教多学和任务驱动。在心理学专业的《普通教育学》课程中运用对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