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质量块结构吸合时间式加速度传感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MEMS技术研制的加速度传感器,是基于硅工艺的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但是由于寄生效应和吸合效应的影响,在进一步微型化、集成化方面会更加困难。本论文研制一种新型数字式加速度传感器——吸合时间式加速度传感器,通过测量吸合时间来测量加速度,该传感器输出时间信号,因此可以采用纯数字接口电路进行测量;并且避免了寄生电容的影响,不受吸合电压的限制,其芯片面积可以远小于传统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建立了悬臂梁—质量块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表明,质量块在两个检测电极之间的吸合时间差ΔT与加速度成正比关系,通过检测ΔT的变化即可检测加速度,其增益和非线性度与传统电容式器件相当。并且阻尼越大,悬臂梁与质量块长度比越小,质量块运动范围越小时,传感器的增益G越大,但线性度会变差。围绕一种基于厚胶光刻和电镀的准LIGA工艺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电镀结构的应力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减小电镀时电流密度,优化器件结构,可以有效改善电镀结构的应力。设计并研制了Si和Au两种材料的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完成了工艺制作。设计了电容式和接触式两种检测方式的接口电路,并对器件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吸合时间随加速度变化,1g加速度引起的吸合时间变化为μs量级。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工作是高增益超宽带天线阵列的研究与设计。在超宽带天线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高增益天线技术,宽带馈电网络技术和天线阵列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设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迅速,电视信号也在由模拟、数字共存的状态向全数字化转变,体现在显示系统上的变化就是多画面显示系统及其视频处理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由于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