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码率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视频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等低功耗视频设备的应用,分布式视频编码(Distributed Video Coding,DVC)引起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DVC对视频序列独立编码,而在解码端利用相关性联合解码,将大多数运算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以较低的编码复杂度达到较高的压缩性能。但是目前大多数DVC系统采用反馈信道在解码端控制码率,导致时延大、解码复杂度高,不适用于不存在反馈信道或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研究单向分布式视频编码(UDVC)的码率控制技术,以去除反馈信道。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编码端码率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低复杂度运动估计方法,以极低的复杂度获取和解码端相似的边信息,然后根据边信息和原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估计正确解码所需的码率。为了进一步提高UDVC的率失真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边信息细化的无反馈迭代解码方法,利用重构帧进行边信息细化得到更精确的边信息,对可能解码错误的比特平面进行迭代解码。基于以上方法,本文实现了无反馈信道的单向分布式视频编解码系统,并通过详尽的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UDVC编解码系统具有较低的复杂度,而且重构质量和基于反馈信道的双向DVC系统相当。
其他文献
IPv6协议是互联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如何实现从IPv4到IPv6的过渡是IPv6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IPv4向IPv6平滑迁移的几种过渡技术入手,提出过渡过程中的网络建
随着近年来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处理器上集成的核数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程序员必须掌握并行程序的开发技术。各种并行开发模型已经比较成熟,如基于谷歌MapReduce思想和共享
本文以音字转换问题为背景,以最大熵模型为基本框架,对汉语语言模型进行研究。音字转换是指由计算机自动地将连续的拼音串转换成相应的汉字串,正确的音字转换是解决键盘输入、语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日显重要,入侵检测技术是实现网络主动防卫的重要研究课题。人体免疫系统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具有很大的相似功能,它为研究和开发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提供了
随着互联网模式的逐渐成熟和宽带接入的迅速普及,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网络电话作为一种新生的可选通讯方式凭借其高性价比和丰富的增值业务得到了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过程和办公自动化领域,它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通过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
高效的数据复制系统是在尽量减少系统对原有性能影响的情况下,为关键数据构筑容灾系统的核心研究内容。在分析和比较现有数据复制系统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现了实
中间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从银行主机系统中将中间业务剥离出来,建立独立的中间业务平台是中间业务的发展趋势,建立一套使用方便而且能够灵活扩展的中间业务
专家系统最近几年取得了较块的发展,通过使用专家系统节约了人力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在很多领域专家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本文论述了一个基于CBR的智能旅游咨询系统的构
随着网络互联、网络安全技术和各种高级网络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操作系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其中,内核级rootkits由于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可以长时间的驻留在被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