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yu_ji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工作的生命线,是建设和发展和谐铁路的重要保障。“十一五”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强安全监测设备和行车安全信息化系统建设,实施管理创新,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大大增强了保障铁路行车安全的能力,安全形势总体呈现稳定、有序可控的态势。近年来,由于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和大量新技术装备投入使用,人们对铁路行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总结提炼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用性,提高信息综合应用价值和行车安全决策水平,全面提升铁路行车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提出一种对行车安全监控实施全方位、多层次、跨系统的信息融合,构建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的新思路,并给出若干相关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深入分析国内、外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信息融合及相关安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内和系统间信息融合的概念、方法和建模技术,研究提出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信息融合应用模式。2、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应用需求、主要特征和存在的不足,结合信息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出基于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框架;研究与行车安全监控相关系统的技术架构和数据组织形式,研究提出行车安全监控体系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解决方案。从总体框架层面为建设保障能力更高的行车安全监控系统提供一种总体解决方案。3、研究提出了基于目标决策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信息融合模型,详细论述了铁路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综合报警评判、检测设备质量评价、车辆造修质量评价和货运安全风险评估等典型应用的信息融合建模思路、模型框架和建模方法,为信息融合技术在铁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提供建模技术支撑。4、研究在铁路车辆故障诊断中应用信息融合的几个典型技术方案。提出车辆热轴综合报警方案,以提高红外线热轴报警的准确性;设计5T检测信息融合处理方案,以实现车辆造修质量综合评价;结合TPDS在客车踏面损伤监测的应用需求,提出在客车车次定位融合处理中应用BP模型和算法的方案,以提高在客车未全部安装电子标签的过渡阶段TPDS检测信息定位的准确性。5、研究在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监控系统中应用信息融合技术的方案。提出一种货运计量检测信息与确报信息匹配的流程、模型和算法,以提高检测信息与确报信息匹配率,提高检测信息利用价值:提出了货物装载状态智能报警评判的模型、算法,提高了报警的准确性;设计了车号匹配错位纠正的模型、算法,实现了车号匹配错位自动纠正;结合检测设备检测精度动态评估的应用需求,论述了利用基于D-S证据理论,建立设备检测精度动态评价模型,为评价检测设备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对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甲亢失眠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舒乐安定片和酸枣仁汤的临床效果进行对照
近些年,女性创业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活跃,女性创业领导力成为创业与领导研究关注的新焦点。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正在为女性创业者领导组织变革与创新提出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及对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方法总结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3年8月收治的1例染色体1p36.11微重复患儿的临床表
Scrum是敏捷软件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一种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过程,包括了一系列实践和预定义角色的过程,现在己为大多数采用敏捷开发的软件公司所使用。Scrum中的主要角色
<正>笔者最近听取了两位教师关于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课的教学,听完之后,感触颇深,启发很大,但他们的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教学内
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特点,文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构建了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全面培养包括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监狱医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监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其特有的救死扶伤、保障人权的特殊使命。在这种具有行政和事业单位双重特质的背景下,实施行政部门预算制度的财务
目的:测定地黄、不同提取物及熟地黄中是否含有梓醇。有效地去除地黄水提取物所含的梓醇,为进一步提取、纯化地黄中的地黄寡糖、梓醇,比较、验证地黄寡糖和梓醇的降糖作用,奠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通常是一个框架体系,它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而英美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层次,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各有特色。笔者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
受教育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他方面教育的权利,属于教育法上的对世权,侵害它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