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勐统地区横跨冈瓦纳大陆和劳亚大陆,地处古特提斯构造域东侧的转折端,它既保留了洋盆内沉积物的原始记录,又突出显示了两侧地块的地质构造特征痕迹,是一个综合性的地质科学研究区域。泥盆纪是古特提斯洋的开启阶段,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地块相继成为独立地块,其间被古特提斯洋主支洋盆昌宁-孟连洋分隔。在早海西期勐统地区东西两侧各为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地块,中间为古特提斯洋主支洋盆昌宁-孟连洋。 论文选择勐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其构造特征对沉积作用的响应和区域构造演化为线索,将沉积-构造-区域演化紧密结合来进行研究。通过对地表地质的详细研究,再结合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和构造形迹等资料,对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各个组的岩石学类型、沉积相标志、沉积相模式以及各构造单元的构造样式及其特征进行剖析,总结出研究区泥盆纪构造活动性相对稳定,保山-镇康地块和上扬子板块呈现不同的沉积构造环境。早泥盆世保山-镇康地块向阳寺组发育一套浅海-半深海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中-晚泥盆世何元寨组发育一套浅海-台地碳酸盐岩建造;昌宁-孟连洋盆温泉组发育浅海-半深海碎屑-硅质岩建造,上部含煤建造;上扬子地块伴随昌宁-孟连洋的扩张产生隆升,同时形成了南段组浅海-半深海的碎屑岩建造,并探讨了保山-镇康地块向阳寺组横向和纵向上的相变问题、温泉组和南段组后期变质变形存在的联系、以及研究区域在早海西期的构造演化特征。综合上述研究厘定了勐统地区早海西期泥盆系构造特征对沉积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