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环境中数字作品的首次销售原则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首次销售原则是著作权法中一项限制著作权人专有权利的重要的原则。它不仅澄清发行权与所有权的界限,还实现著作权人和消费者之间利益平衡,保证作品二级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文化信息的交流。伴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利用作品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数字作品的流通不再需要借助实物载体的转移,通过网络传输就能够实现对数字作品更及时高效地利用。正是基于数字作品在网络中流通的优势,数字作品交易市场随之建立起来。在目前著作权法体系下,数字作品难以在网络中合法转售或者租赁,甚至在没有明确数字作品复制件权属的情况下,著作权人还可以任意删除个人用户购买的数字作品。这一现状虽然表面上维护了著作权人,但是却侵害了个人用户的利益,最后将阻碍数字作品交易市场的全面发展。那么,传统的首次销售原则能否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得以扩张适用?或者是否需要构建一个新的“首次销售原则”以限制著作权人在网络环境中权利的扩张呢?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以及案例评述的方法,在第一章界定数字作品的概念、特征,根据数字作品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首次销售原则的概念、特征、适用范围、理论基础以及创设意义,为探索数字作品在网络中是否适用首次销售原则铺陈。第二章,从首次销售原则适用的基础出发,结合数字作品在网络传输中的特性以及数字作品交易中的合同性质及内容的分析,否认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中适用的可行性,以及分析首次销售原则在网络中不适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三章,阐述美国“数字首次销售原则”立法建议以及现阶段存在的各种争议点,在总结出争议的矛盾焦点的基础上,探讨对我国未来立法的启示。第四章,针对美国“数字首次销售原则”的争议点,基于现有的技术措施和数字交易市场的发展需求,考证构建数字首次销售原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五章,结合我国现在的著作权法体系,初步拟定网络环境中数字作品的首次销售原则概念,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以及体系定位等。
其他文献
当在中国境内生产的HFC-245 fa预出口时,除需要考虑上述honeywell公司中国专利ZL95194097.X外,还需要同时考虑Honeywell的基本制备专利和拜尔基本应用专利的专利权覆盖范围。Ho
近一段时间,单价谈论准般的话题主要是围绕在层出不穷的整合主板,而主流的非整合主板却鲜有革命性新产品可谈。不过这个状况却随着技嘉基于IntelP35芯片组推出P35-DS3R主板而烟
输电线路覆冰负荷智能预测模型的迭代误差随预测步长的增加而增大,无法对长期的覆冰负荷进行预测;且小概率覆冰事件样本较少,无法对上百年一遇的重大覆冰灾害进行预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近邻保持嵌入算法的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模型,利用正常状况下的覆冰微气象数据构建预警模型,得到一条严重覆冰预警红线,以预测结果是否超限为判断依据,从而预警是否有严重覆冰发生,给出了一种对几十年一遇甚至上百年一遇的重大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