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不同FA对硝化菌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进水COD浓度在90.3230.3mg/L之间波动,硝化结束COD浓度在5.449.8mg/L之间变化,平均为33.9mg/L。COD去除率在50.2%94.1%之间,平均值为71.1%;(2)整个试验期间,进水NH4+-N浓度在21.398.8mg/L范围内变化,出水NH4+-N浓度始终低于2.8 mg/L,NH4+-N去除率高达98.6%;(3)FA对系统中AOR、NaPR有显著的影响。FA由0.5mg/L升高至10.17mg/L的整个运行期间,AOR由2.88 mg/(L.h)逐渐增至26.49 mg/(L.h)。相反,NaPR则由17.29mg/(L.h)降至0.53 mg/(L.h)。FA突然升高,对AOR和NaPR均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对NaPR的抑制更加明显;(4)FA对系统中NRR有一定的影响。随着FA的增加,NiRR逐渐升高,而NaRR逐渐降低,最终降为0;(5)在FA为10.17mg/L的条件下,NiAR达到97.1%,高FA条件下,并利用pH和DO实时控制策略,可快速实现短程硝化。以4种C/N(记为R0、R5、R10和R15)条件下培养驯化的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配水,通过投加电子受体(NO2--N),考察微生物的反硝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R5、R10的反硝化能力最强,15min后,去除率分别为100%、100%,还原速率都为0.67mg/(L·min)。R0、R15的反硝化能力比较弱,15min后,去除率分别为88%、41%,还原速率分别为0.59 mg/(L·min)、0.27 mg/(L·min)。(2)试验过程中,pH先上升,上升速度先快后慢,而当反硝化结束时,pH会突然降低,指示反硝化结束。为了研究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对亚硝态氮还原过程的长期和短期影响,从以下两点出发,在系统实现稳定脱氮性能的基础上,考察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碳源对以NO-2-N为电子受体反硝化动力学的影响,共进行60个周期。实验过程中,发现天气会影响实验的结果,下雨会降低生活污水中的可利用的COD量,导致反硝化过程延长,NO-2-N不能完全被去除。第二阶段是在污泥经第一阶段驯化后适应了实际生活污水作为反硝化电子供体的基础上,考察以生活污水、乙酸钠、乙醇和甲醇为碳源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硝化污泥对外加碳源由生活污水更换其他三种碳源,比反硝化速率大小为乙酸钠>实际生活污水>乙醇>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