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实际交流中各种技能的应用。“听”是所有交流的开始,对交流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作用。这也就解释了在二语习得中,为什么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成为重点。许多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英语听力技能的重要性,也感到提高英语听力技能很困难。本文以输入理论和图式理论为指导,以重庆三峡学院2011级经贸院的部分学生为受试对象,将挑选的60名受试者分成30人一组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实验组反复进行听力前的背景知识输入练习,通过前测后测,测验结果对比,问卷分析和访谈内容解读,试图研究听力材料相关背景知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理解有效性的影响。作者采用准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实验组做了为期四周的教学实验,每次听力前都以各种形式向实验者输入一定量的背景知识,通过对比两次后测结果,和实验组同学和控制组同学在实验期间的作业完成情况,证明实验组的同学与控制组的同学在实验后的听力测试结果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含有文化、语境等背景知识的听力材料中,实验组的同学成绩相比控制组来说,前者更有优势。同时作者还采用了问卷和访谈的形式确保研究的效度。通过对测试和问卷数据的分析,结合访谈结果,证明了背景知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理解的有效性确实有影响。本研究对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第一:背景知识不是单纯的文化背景,它也包括学习者自身已经具备的知识结构,因此,传统的教学法可以和背景知识的输入结合起来,以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第二:教师应注重输入背景知识的策略,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在听力准备阶段输入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提高听力理解的有效性和听力者的学习兴趣,达到进一步推动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第三:利用输入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听力理解有效性的结论,让学习者意识到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主动积累相关背景知识,并形成在听力过程中引入背景知识,并展开与听力材料相关内容的预测和判断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