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论文翻译对于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促进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内已有的学术翻译主要以学术专著为主,对学术论文的翻译较少。同时,与学术翻译相关的理论也少之又少。文化类学术论文除了具有一般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实践性、即时性与理论性以外,还有其独特的性质,如语言凝练,语义概括等。本篇翻译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关于中国残留日本人这一社会文化问题,主题也是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翻译和分析此类学术论文,笔者认为会更容易引起读者的理解和共鸣,同时加大读者对于学术论文翻译的关注。说起残留孤儿,在中国现当代年轻人中已经知之甚少,有些甚至是闻所未闻。但是在日本,残留孤儿·残留妇女问题曾作为80年代前期日本社会的热点新闻,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因为他们是日本民族的血脉,但他们在中国长大,由中国人抚养,受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极大。对于这个特殊群体,在中日两国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领域进行了研究,成果颇丰,如社会学领域、心理学领域和移民精神病学领域等,主要侧重于研究他们返回日本后的异文化适应问题、日本社会的法律保护以及人权问题。而本篇翻译报告的原文,是兰信三先生所编著的《中国残留日本人的经验》一书的总论《作为课题的中国残留日本人》和第一章《如何从满洲农业移民转变为中国残留日本人》两篇文章。笔者试图通过本次翻译,在传达文化差异,向更多的中国人传达中国残留日本人这一特殊存在的同时,也可以分析学术论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