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界广泛存在。黄芩是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传统药用植物,其主要药用成分是黄芩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涉及到许多酶的参与,黄酮合酶(FNS)作为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控制着黄烷酮向黄酮的转化,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野生黄芩叶片RNA中克隆出FNSⅡ基因部分序列,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其进行了分析,为从代谢途径调节FNS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其结果如下:1.本实验利用试剂盒方法提取黄芩基因组DNA;通过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了两对用于黄酮合酶Ⅱ基因(FNSⅡ)的扩增引物,通过优化扩增体系,确定了引物对FNS001为扩增FNSⅡ基因的合适引物,并优化了PCR扩增体系。2.从黄芩盛花期叶片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在退火温度为57℃时,扩增得到一条大小为700bp左右DNA片段。回收目的DNA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在LB/IPTG/X-gal/Amp固体培养基挑取阳性克隆子,并进行特异引物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并测序。3.重组质粒结果分析表明,该序列长为640bp,反向插入到载体pMD18-T中。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FNSⅡ基因全序列的同源性高达46.6%,与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FNSⅡ基因的同源性为46.2%。该序列包含一个639bp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段21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序列,拟编码序列属于细胞色素P450超家族,包括一段FNSⅡ酶共有的脯氨酸富集区序列,证明该序列属于FNSⅡ基因片段。该序列已登陆GenBank,登陆号为KU756482。该重组质粒命名为pMD18-T-FNS,并为今后的研究保存在实验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