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KP)属于革兰阴性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及自然环境中,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条件性致病菌。许多研究显示,肺炎克雷伯菌不仅可以感染人、家畜家禽(猪、牛、鸡)等,在野生动物(大熊猫、水貂、穿山甲、小熊猫、东非黑白疣猴等)中的流行也非常普遍,其主要通过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消化道、血液循环系统感染而导致动物发病。目前,国内外对于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采集的部分健康大熊猫粪便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并对分离到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形态学、16S r RNA及特异性引物khe基因PCR扩增鉴定,进一步对鉴定的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高黏性表型、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表型和致病性等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预防和控制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从2020年夏季采集的50只健康成年大熊猫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的细菌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平板划线培养的菌落进行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和16S r RNA及肺炎克雷伯菌溶血素基因的PCR扩增鉴定,鉴定出了46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来自46只大熊猫。为进一步开展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材料。2、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学特性对4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荚膜染色、高黏性表型、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耐药表型的研究结果表明,46株肺炎克雷伯菌均可形成荚膜;其中12株菌为高黏性肺炎克雷伯菌,其余34株为非高黏液性肺炎克雷伯菌;46株菌均为多重耐药,其中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呈100%耐药,对部分头孢类药物、多西环素、复方新诺明、甲氧苄氨嘧啶等呈不同程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15种毒力基因rmp A、mag A、fim H、mak D、wab G、ug E、ybt A、ure A、iuc A、alls、iut A、ent B、aero、iuc B、kfu的检出率分别为2.17%(1/46)、2.17%(1/46)、67.39%(31/46)、84.78%(39/46)、82.61%(38/46)、80.44%(37/46)、17.39%(8/46)、91.30%(42/46)、2.17%(1/46)、36.96%(17/46)、0%(0/46)、63.04%(29/46)、0%(0/46)、2.17%(1/46)、36.96%(17/46),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ure A基因,为91.30%(42/46),rmp A、mag A、iuc A、iuc B检出率为2.17%(1/46),且同时存在于1株分离菌株中,未检测到iut A和aero,有1株分离菌携带13种毒力基因,31株分离菌携带5~7种毒力基因,有3株分离菌株未检测到任何毒力基因。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果显示,在分离得到的4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其中有13株肺炎克雷伯菌株为中等强度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菌株,17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弱,有16株肺炎克雷伯菌没有形成生物被膜。本研究明确了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3、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研究以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与致病力相关的生物学特性,即有无黏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无荚膜、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作为致病菌株筛选的依据,选择1株具有黏性、有荚膜、多重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同时携带最多13种毒力基因的菌株pneumoniae-X-5,研究其对昆明小鼠的致病性。测定该菌株对昆明小鼠的LD50,分析感染死亡小鼠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试验菌株pneumoniae-X-5和肺炎克雷伯菌参考菌株ATCC700603以同种方式和相同细菌数不同剂量组经腹腔注射攻毒感染昆明小鼠。结果攻毒后3~6 h内,试验菌株组和参考菌株ATCC700603组小鼠均开始出现精神萎靡,趴卧于鼠笼中,不愿活动,被毛凌乱无光泽,呈腹式呼吸,眼睛半睁,眼神无光,个别小鼠眼部伴有渗出物和腹泻等症状,采食和饮水量明显减少。其中高剂量组小鼠(7×10~8 CFU~7×1010CFU)在攻毒5 h后开始陆续死亡,剖检死亡小鼠可见肺脏、肝脏、脾脏肿胀并伴有出血现象,脾脏出血较为明显,胃胀气,肠道内容物稀薄,小肠壁变薄,肠道出血。而肺炎克雷伯菌参考菌株ATCC700603对照组小鼠在攻毒12 h后陆续死亡,但相较于试验菌株攻毒小鼠,其临床症状较轻,病程较缓慢。根据改良寇氏法计算得出试验菌株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7×10~4CFU/m L。表明试验菌株pneumoniae-X-5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死亡小鼠肝、脾和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可见试验菌株组肺部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试验菌株组和标准阳性对照组肝细胞均变性坏死、崩解;脾充血;试验菌株组的十二指肠黏膜上皮和固有层分离,肠粘膜固有层的部分细胞坏死;标准阳性对照组中央乳糜管轻微扩张。本研究明确了生物学特性明显、携带多种毒力基因的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较强的致病性,提示应注意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病的防控。
其他文献
杨芸(1774-1830),本名杨德芸,字蕊渊,江苏金匮(今无锡)人,词人杨芳灿之女。杨芸幼承庭训,雅好诗词,精通琴箫,著有《琴清阁集》(仅存《琴清阁词》一卷)、诗话《金箱荟说》九卷。杨芸出生于梁溪书香门第,嫁与同邑大族之后秦承霈,一生美满富足。因随宦之故,杨芸从江南易居北地,在京师广泛参与社会文学活动,结识了一批有相似经历的好友。交游期间,杨芸与好友裁红刻翠,结社分题,度过了一段悠闲快乐的时光,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的不断深入,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市组团内的交通问题日益严峻,城市组团式的布局发展形式使得市区交通流在各个组团中心内聚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组团内居民出行效率和质量。同时,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的富足和对便捷出行的期许,拥有私家车出行的人数也逐年递增。为研究城市组团内的出行结构,掌握城市组团内私家车车主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规律,不仅利于城市组团内交通的可持续建设,对分析城市组团内
学位
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化学或者物理发泡的方式,在浆体中引入大量微小封闭气孔形成的无机轻质材料,具有良好的轻质性、隔热保温性、耐火性和隔音性等,在建筑工程领域,可应用于建筑结构保温一体化免拆模板、预制装配式保温墙板。随着建筑装配式的发展,建筑工业化成为建筑业发展必然趋势,亟需提升泡沫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以实现模具的快速周转提高生产效率。基于此,本文通过测试不同温度和浓度下发泡液的表面张力、泡沫静置1h的沉
学位
能源短缺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众多的工业催化过程需要持续地消耗化石燃料提供动力,加剧能源危机的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开发绿色的催化技术是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然选择。铟基氧化物在光/电催化还原CO2及N2领域备受关注。然而,铟基氧化物存在吸附和活化能力不足、电子迁移能力较低及催化稳定性差等问题,降低催化效率,限制了实际生产应用。合理的设计催化剂体系拟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电子利用率,促
学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传统化石燃料资源的加速枯竭,开发可持续的新型替代能源储存与转换设备迫在眉睫。以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为代表的新能源系统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能量密度高、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系统,但其规模化应用仍然面临一些问题。这两类新能源系统都涉及到共同的氧气还原反应(ORR),该反应缓慢的动力学是影响以上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因此,需要开发高活性的催化剂来加速这
学位
天波超视距雷达利用天波传播机理实现超视距探测,探测范围可达1000至4000公里。除探测距离远外,相较于传统体制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还具有监视范围广、单位面积探测成本低、反隐身性能好、抗毁伤能力强、受天气因素影响小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上升,国家对海洋利益的诉求也与日俱增。如何保护人民群众海上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领海领土领空主权完整成为重中之重。天波超视距雷达因其具有上述诸多优势,正得到国家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产业升级进程的同步加快,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一次源形式逐渐从工业源转为交通源占主导。交通源又分为道路交通源和非道路交通源,前者以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为主,后者则表示由船舶、飞机、农业机械等交通工具的排放。交通源污染物在危害当地空气质量水平的同时,也会由于气象因素扩散到周边区域,这被称为气体污染的传输,因此有必要对于交通源的污染物的排放与传输作用进行有效监测。传统的观测方式在达到
学位
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人们迫切地需求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储存装置。锌空电池(Zn-Air)作为一种先进的可再生能源转换和存储系统,具有高理论容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然而,Zn-Air电池的性能一直受到空气电极中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反应(OER)缓慢以及过高的反应势垒限制,导致能量转换效率低,循环寿命短。对非贵金属催化剂进行合理改性是解决上述问题、提高Zn-Air电池性能
学位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建筑工程领域中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当代工程领域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升。水泥基复合材料由于存在抗折强度低、易腐蚀等缺点,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限制了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近年来新型二维石墨烯材料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有望突破水泥基材料的应用限制。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型氧化石墨烯(RGO)是目前石墨烯改性水泥基材料研究的两种材料。GO和RGO都属于纳
学位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物理对象和计算资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呈现出持续地协调融合。作为一个新颖的多学科交叉载体,随着人们对其日益深刻的认知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控制、计算、通信、云以及感知五个要素为核心的具有高度自治与协作的智能交互系统,在车辆运输、医疗健康、电力传输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网络开放固有属性能够导致信息窃取,隐私侵犯,服务中断进而对从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