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曲柳落叶松细根分解与养分释放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根死亡和分解是林地土壤中C和养分的重要来源,研究细根分解是准确估计细根生产和周转的关键,并有利于深入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本文以东北地区17年生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和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埋袋法和原状土芯法进行了细根分解研究,其结果如下: 1、埋袋法结果表明:分解150d后,水曲柳粗根(5~10mm)和中根(2~5mm)分解均在25%左右,落叶松相应径级的根系分解均在22%左右,两树种细根(≤2mm)分解均接近30%;分解520d后,水曲柳粗根(5~10mm)、中根(2~5mm)和细根(≤2mm)分解率分别为48.7%、46.2%和42.5%,落叶松依次分别为29.5%34.9%和39.4%。根据520天细根分解率数据,进行模拟方程分析,结果表明:水曲柳粗根(5~10mm)、中根(2~5mm)和细根(≤2mm)年分解系数分别为0.3649·a-1、0.4381·a-1和0.2720·a-1,落叶松依次分别为0.1967·a-1、0.1955·a-1和0.2464·a-1。 2、细根分解受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综合作用。分解系数结果表明,落叶松粗根(5~10mm)和中根(2~5mm)的分解系数分别为水曲柳相同径级的45%和54%,水曲柳细根(≤2mm)的分解系数是落叶松的1.1倍。在所研究的直径(≤10mm)范围内,水曲柳粗根分解最快,落叶松粗根分解最慢。细根分解率与N浓度正相关,与C/N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林地内温度和水分条件不同,影响细根分解率。未伐林地虽然温度低,但由于水分含量高,细根分解最快,表明水分是控制分解的关键。 3、细根分解过程释放大量C和养分。分解150d后,两树种所有级别细根的可溶性糖释放均超过90%。水曲柳粗根(5~10mm)和中根(2~5mm)K的释放均在40%左右,细根(≤2mm)K的释放为71%;落叶松所有级别的细根K的释放均在95%以上。分解520d后,两树种粗根(5~10mm)和中根(2~5mm)N的释放均为50%左右,P的释放在40%左右:两树种细根(≤2mm)N的释放和P的释放均在60%以上。细根N的释放和P的释放与初始N、P浓度正相关,与C/N、C/P负相关。 4、研究方法不同影响细根分解率和养分释放。分解150d后,埋袋法对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分解率的估计值比原状土芯法分别低46%和25%。水曲柳埋袋法没有低估养分释放,可能与两种方法细根初始N浓度不同有关;落叶松埋袋法比原状土芯法低估N和P释放,范围在20~33%之间。 5、细根分解是C和养分重要的归还途径。水曲柳细根的年分解量为1254.9kg·ha-l,是落叶松的3.9倍;水曲柳N、P养分年归还量为41.67kg·ha一,和2.81kg.ha一‘,分别是落叶松的10.9倍和5.5倍。两树种细根年分解量为叶的73一79%,细根N归还量分别是叶的3.6倍和1.1倍。水曲柳细根与叶的P归还量相当,而落叶松细根的比叶低20%。细根(延Zmm)年分解量和年归还N、P量占3个级别细根(延10mm)总量的82.496.6%。 综合分析表明,细根分解在C和养分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直径毛Zmm的细根。可能是因为落叶松对外生菌根的依赖,对细根投入较低,使得叶凋落物在其C和养分循环中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与落叶松相比,水曲柳对C和养分的消耗大,归还给林地的C和养分量大,生物化学循环效率较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随机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川西南高山峡谷区的核桃资源进行研究,所选用的109个样本分别来自两州一市的七个县(甘孜州:巴塘县、乡城县、得荣县;凉山州:会理县、美姑县、木
土力学指标特别是土壤内摩擦角、黏聚力和紧实度是土壤侵蚀防治工程设计中重要的参考依据和计算参数。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以土壤侵蚀原理为基础上,
天山云杉是中亚和亚洲中部山地的特有种,在中国仅见于新疆,其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天山南坡和昆仑山西部北坡也有少量分布,对天山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
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是广西特有植物,属防己科千金藤属多年生草质落叶藤本植物,生于石灰岩的石山地区。主要产于广西西北部、西南部的靖西、凌云、那坡等县。
林木种子园是连接育种与育林的桥梁,是重要的种子生产群体。保持种子园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对种子园进一步选择和改良的前提。华山松种子园研究至今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近几
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引种和筛选 以气候相似理论和协调统一原则为指导,引种宿根花卉41种(81品种),经栽培驯化和适应性观测,筛选了36种(70品种)适应我国华东地区的宿根花
园林植物多进行保护地栽培,高温高湿的局部小气候使园林植物更容易感染多种病害,而一旦染病则会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一方面,园林植物抗病育种
在全面学习和总结国内外有关森林游憩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评估方法的比较,笔者认为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和条件价值法是目前国际和国内森林游憩资源价
天女木兰(MagnoliasieboldiiK.Koch)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其种子资源日趋濒危。同时天女木兰育苗技术复杂,繁殖难度大,特别是用种子繁殖速度非常慢。因此,本文以天女木兰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