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物散射特性的研究对于长江口水质环境监测、卫星遥感反演等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在讨论分析了国内外颗粒物散射特性已有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为研究区域,以颗粒物散射特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长江口水体颗粒物的散射特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1)长江口海域水体颗粒物散射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在水平分布趋势上比较一致,都表现为近岸站点高,离岸站点低的分布趋势。在垂向上,夏季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在冬季,因风浪的扰动促进垂向上水体混合均匀,颗粒物散射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并没有出现如夏季的分层现象。夏季颗粒物粒径分布函数斜率平均值为4.195,冬季平均值为3.469;冬季后向散射比率、折射指数要大于夏季。在夏季,水体悬浮颗粒物的主导因子为浮游藻类颗粒物;在冬季为无机颗粒物或无机颗粒物与藻类颗粒物共同主导。(2)分析得到了长江口海域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参数化模型,且模型光谱指数n随参考波长532nm波段处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的增加而呈幂函数降低,模型在各波段均表现出了较高的的反演精度。得到了长江口海域的颗粒物散射系数与后向散射系数的关系模型:SKLEC-SUMMER和SKLEC-WINTER模型。在与其他同类Haltrin模型和NOASO模型进行的精度检验对比中,反演比较结果要优于另外两种。(3)颗粒物浓度的遥感应用(a)分析了悬浮物浓度半分析反演模型在长江口的参数化取值及各参数变化对悬浮物浓度反演结果的影响,在给定遥感反射率的情况下:假定颗粒物比吸收系数a*p与比后向散射系数b*bp保持不变,过高的anp会导致悬浮颗粒物浓度反演的高估;假定非颗粒物吸收系数anp与比后向散射系数b*bp保持不变,较大的颗粒物比吸收系数a*p会导致颗粒物浓度的高估;假定颗粒物吸收系数anp与颗粒物比吸收系数a*p不变,颗粒物比后向散射系数过高会导致颗粒物浓度的低估。(b)利用静止轨道水色遥感卫星GOCI的一天多景数据,采用基于半经验辐射传输模型(SERT),反演获得杭州湾海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空分布;结合三维无结构三角形网格的有限体积海洋数值模型(FVCOM),模拟卫星成像时刻杭州湾水位、潮流分布状况。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潮流变化是该海区在涨落潮、大小潮悬沙分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风浪作用导致杭州湾海域悬沙浓度枯季明显大于洪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