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及该区域的开发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北人南迁、南方民族融合、南方区域开发的重要发展阶段。要想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史,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民族问题,都不可能绕过六朝,特别是有关经济方面的南方的大开发,有关民族方面的南方民族渐渐融入华夏,都对以后的历史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问题相当大,要想系统研究,穷究一生也不一定研究透彻。因此,笔者选取一个个案研究,把民族融合和区域开发结合起来看,对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及该区域的开发过程,做相对概括的论述。鉴于此,本文共分六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力求把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华夏认同加深与区域开发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讲清楚。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研究现状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研究这一问题的价值及可行性。以及前人研究中多注重北方民族融合的不足及本文创新性即把民族融合和区域开发相结合。第二部分,江西地区在六朝时期的政治沿革及该区域的人口构成。研究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肯定要首先了解江西地区的主要区域沿革。笔者将此时期江西地区的鄱阳、豫章、临川、庐陵列为主要考察对象简单考察其沿革。同时要想探讨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民族认同感的加深,首先必须要搞清楚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人口构成,笔者根据文化意识与族群认同意识的不同,大致把六朝时期的江西地区的人口分为五类,分别是侨人——北人南迁的汉人、土著汉人、蛮人、溪人、山越。第三部分,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正如田余庆先生所言:“民族融合现象多在分裂的年代特别显著。分裂时期的社会变迁,往往为即将重建的国家统一准备更广阔的地域,奠定更厚实的基础。”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而笔者从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加深的三个阶段、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加深的表现等方面探讨这一过程。第四部分,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开发。笔者结合民族融合论述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开发,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其一,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政治开发;其二,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经济开发;其三,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文化开发;其四,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几家典型的土著豪族(这些土著豪族绝大多数是非华夏大族)的发展情况。第五部分,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与该区域的开发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认同感的加深与江西区域的开发,给六朝时期的江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江西地区在六朝时期华夏认同感的加深和该区域的开发是积极进步的两个趋向,这两个趋向有重合的部分,比如六朝时期江西地区的华夏文化发展,既是华夏认同加深的表现,同样也是江西地区文化开发的表现,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这二者有些许的重合就认为二者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区分的。华夏认同感的加深是促进华夏边缘延伸的动力,这种认同感的加深不是华夏人对非华夏地区的简单开发,这是一个不断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江西地区的土著人(包括土著汉人、土著少数民族)和侨人,在不断融合相互渗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新的华夏意识,这种华夏意识是包容的、是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这个过程也是华夏整体意识的一次扩张,是华夏边缘的一次延伸,但这种扩张和延伸又不是侵略性和破坏性的,它不是火熔冰式的一个消灭另一个,而是水融冰式地合为一个整体。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帝国能得以成形,政治、经济、文化各有积聚,南方经济开发以及民族认同的力量不容忽视,从六朝时期江西地区华夏民族认同加深以及该区域的开发便可窥知一二。
其他文献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战略任务.虽然这是我党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上正式提出"和谐社会",但"和谐社会"并不是凭空提出的."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
云南省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对促进云南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以SCP范式为基础,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等方面对云南省森林康养
<正>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症。AKI的发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为5%~15%,在重症监护病房则达30%~60%[1-3]。2004—2008年176 155例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针对海南省实际情况,分析了油茶低产林分技术改造的必要性与理论基础,并通过综合各地油茶低产林分技术改造的经验,总结了其实践效果,以期提高油茶林的生产效益,促进油茶产业的健康
大黄炮制的历史沿革佳木斯市中医院秦秀敏黑龙江中医学院邓光菊大黄为事科多年生草木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凡t叱gXllCCmM。XZm、eX。以了el或南大黄R.offieinaleBaill的根状茎。主产于青海、四川、甘肃...
摘要: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著名大学的培养方案和成功经验,根据我校的情况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与教学息息相关的新型的创新体系,使其与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相呼应,并对预期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创新能力;课程体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031-02  一、前言  一个民族要想蓬勃发展、不断的壮大,必须要坚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