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以和平发展为目标,与沿线国家携手倾力打造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远方的家·一带一路》作为记录与传播文化多样性的影视载体,向观众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经济共融与文化包容,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社会与经济价值。本文聚焦《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构建和传播国家故事的跨文化传播技巧,以跨文化适应与跨文化认同等相关跨文化传播理论为指导,在笔者大量观摩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探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述的是节目“一带一路”主题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一带一路”系列节目相较于往期节目风格和主题的升华。作为“丝路精神”的传承,《远方的家·一带一路》扩大了“行走”范围,丰富了采访内容,拓宽了采访层级,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跨文化报道实践。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从节目的三条跨文化传播线索展开论述:首先,以地域为经,论述《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对各国文化景观的绘制和跨文化传播手法;其次,以经贸为纬,论述“一带一路”倡议下节目对经贸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及中资企业在面临跨文化传播障碍的过程中如何化解矛盾、克服难题,实现“本土化”进程;最后,以华侨为“桥”,节目借助文化使者融通“经纬”,通过展现华人华侨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及坚守文化基因,培养文化自信,积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构建多重文化认同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跨文化传播;最后,本文论述了《远方的家·一带一路》对“一带一路”倡议跨文化传播的借鉴意义,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升华。研究发现,该部纪录片在引领文化寻踪,推进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塑造中国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独特的人文记忆得以保留,让各国的人文精神得到萃取并实现交流互鉴,彰显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独特性与文化包容性,体现出丰厚的人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