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土题材电影作为后启示录电影的一大类型电影,它的起源与当时美国的宗教文化、时代危机以及生存运动等密切相关,起初废土题材电影以科幻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强烈讽刺,特别是对当时信息技术以及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剥削的控诉。伴随类型发展逐渐成熟,主题表现更为多元化,如今的废土题材电影更多的是在末日猜想与反战思潮的背景下,对人性本真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探讨,揭示了时代危机下的文化印痕以及对美国黄金时代的追忆。废土题材电影进入新千年以来呈现一种井喷式发展,特别是2010-2020年可谓是废土题材电影发展的黄金十年,甚至出现了该类型的巅峰之作《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一举夺得当年六项奥斯卡大奖,再一次为废土题材电影的文化与美学价值正名。本文选取了新千年以来好莱坞的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运用类型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力图介绍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发展的源起与蜕变、探寻该类型电影的影像特点,以期能以此为镜鉴,对我国科幻电影与废土题材电影的完善与发展有所裨益。文章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概念,主要论述废土题材电影发展沿革过程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重点论述废土题材电影与后启示录电影、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分;第二章研究废土题材电影的类型叙事,主要从叙事结构、空间呈现、形象建构三个方面分析该类电影的类型特征;第三章研究废土电影的影像风格,基于废墟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美学风格研究、着重探讨其中的各种朋克造型;第四章论述后启示录废土题材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启示,着重分析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反思。后启示录电影自二战后便开始在美国勃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好莱坞类型电影。相比后启示录电影,废土电影其实更多的为国内民众所了解,但很多学者将后启示录电影与废土电影简单的混为一谈,有失科学严谨性,实则废土题材电影类属于后启示录电影,具有其典型特征。废土概念起源自二战之后公众对核战可能造成全球毁灭的忧虑,但是“废土”这个词汇当时尚未出现,直到上个世纪末期该题材游戏的兴起才引发了电影和游戏领域的“废土热”,“废土”一词便相伴而生。虽然都是讲述世界末日后的故事,废土题材电影除了具有后启示录电影的共性特征外,其灾难事件的选取更以人为中心,场景的设置更为开放,故事基调也更偏向于悲观写实化。此外,废土电影更加关注世界毁灭后的废墟场景以及幸存者的思想与行为,探讨异化的人性与伦理,以及新文明的重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