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热潮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其时空组织模式受到了城市发展经济环境的影响,是对城市用地紧缩集约政策的回应,也是城市公众多元生活新需求的使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2008年以来,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空间架构形式在我国大中城市大量涌现,打破了单一的商业格局,重塑了城市的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了传统城市与建筑的时空关系。然而,我国城市综合体在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阶段缺乏经验,导致项目存在定位失灵、体量失衡、规划失控等诸多问题。由此一来,研究城市综合体时空组织所蕴含的“社会—环境”综合辩证规律,对于理清其开发规划过程中的综合性,引导规划范式的适时更新具有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以城市规划的角度,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案例资料以及笔者在济南、深圳、北京等城市的实地调研资料,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证。先从城市综合体和时空压缩概念辨析入手,分析了综合体形成的动力机制、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时空压缩的内涵和形成原因。进而以时空压缩为理论基础,从特征表象、内在动因和外在结果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综合体空间、时间压缩特征,指出综合体与城市空间结构、环境体系、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带给人们全新的时空压缩体验。结合特征分析,反思综合体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从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提出规划设计的原则。最后运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技术手段,结合案例,为城市综合体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划技术和运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