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I5亚家族是一类亮氨酸拉链类转录因子,被认为参与晚期胚胎的成熟过程,以及植物对ABA、干旱、高盐等逆境的响应。在拟南芥中,ABI5亚家族有9个成员,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如何分工,何时、何处发挥什么作用,它们的表达被如何调控等问题尚不完全清楚。另外,ABI5亚家族9个成员的时空表达模式虽有一些研究,但仍无清晰的结论,有些报道甚至互不一致。因此,对ABI5亚家族9个成员的基因表达模式进行系统的比对研究、了解其表达模式的调控机制和信号通路,对于精细、准确认识ABI5亚家族响应ABA、干旱等逆境信号并如何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则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探讨ABI5亚家族基因在植物抵抗干旱/盐碱等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培育抗干旱/盐碱的经济植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1)克隆了ABI5亚家族成员7个启动子:确定了ABI5家族成员在拟南芥基因组的位置信息后,对ABI5家族成员上游序列进行分析,发现除TATA-Box外,ABI5亚家族启动子中存在CARGCW8GATGATA-Box、ARR1AT、GT1CONSENSUS、MYB/MYC位点、SORLIP1AT等顺式元件在各个启动子中均分布较高,推测ABI5亚家族受ARR1、GT1、GATA、MYB/MYC、AGL15(ABF3除外)等转录因子的调控。继而结合引物设计软件选择相对合适的、效率较好的位点设计引物,扩增、克隆了ABF1、ABF2、ABF3、ABF4、DPBF2、DPBF3、DPBF4等7个成员的启动子至pCAMBIA1301或pBIB-BASTA-GUS-GWR植物遗传转化载体上。(2)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roABF1::GUS、ProABI5::GUS、ProABF4::GUS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对构建好的ABI5亚家族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重组载体遗传转化拟南芥,目前为止获得了ABF1(8株)、ABI5(23株)、ABF4(2株)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转基因植株。通过基于GUS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发现:ABF1启动子可驱动GUS在根部、叶脉及气孔强烈表达,生长14d的幼苗比生长5d的幼苗表达部位增多;转ProABI5::GUS、ProABF4::GUS拟南芥植株未观察到GUS染色结果。(3)拟南芥种子及幼苗对ABA及低渗胁迫的响应:不同浓度的ABA、NaCl、山梨醇、蔗糖均能抑制或延迟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对其幼苗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渗透、干旱、及蔗糖抑制幼苗的生长。各胁迫因子抑制拟南芥幼苗的生长与其浓度有关,浓度越大,胁迫作用越明显。(4)ABA、低渗、低温、高盐处理对ABI5亚家族成员mRNA含量的影响:生长14d的拟南芥幼苗经20μM ABA处理0h、0.5h、1h、2h、4h和6h后,ABF1、ABF2、ABF3、ABF4、ABI5的mRN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ABF1及ABI5的mRNA含量升高显著,DPBF2、DPBF3、DPBF4的mRNA含量未观察到规律性的变化;生长14d的拟南芥幼苗经100mM Sorbitol处理0h、0.5h、1h、2h、4h和6h后,ABF1、ABF4、ABI5、DPBF3、DPBF4的mRNA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ABF1及ABI5的mRNA含量升高显著,ABF2、ABF3、DPBF2的mRNA含量未观察到规律性的变化;生长14d的拟南芥幼苗经4℃低温处理0h、0.5h、1h、2h、4h和6h后,ABF1及ABI5的mRNA含量随时间延长显著升高;生长14d的拟南芥幼苗经100mM NaCl处理0h、0.5h、1h、2h、4h和6h后,未检测到ABI5亚家族mRNA含量随时间的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