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斜尖柔性针利用其不对称的针尖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穿刺组织的过程中产生曲线轨迹以避开重要器官,但是柔性针存在矫正穿刺路径能力差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尖柔性针利用其不对称的针尖与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穿刺组织的过程中产生曲线轨迹以避开重要器官,但是柔性针存在矫正穿刺路径能力差和控制精度低的问题。因此本文针对采用一种套管柔性针来替代传统的斜尖柔性针进行穿刺手术的方案,对套管柔性针的运动学建模和路径规划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建立了套管柔性针的运动学模型。根据套管柔性针的运动原理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建模,通过对其弯曲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套管柔性针穿刺软组织产生弯曲变形的参数,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对不同套管柔性针的路径形式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路径形式。其次,基于套管柔性针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导引策略的改进的快速探索随机树(RRT)算法。通过对基本RRT算法的特点进行分析,在其基础上嵌入套管柔性针的运动模型和目标导引策略,使搜索出的轨迹满足其运动学约束并提高了路径搜索效率,同时利用路径的最优准则策略搜索出最佳路径,克服了RRT算法搜索路径非最优的弊端。再次,利用改进的RRT算法进行了多目标点和多层组织的路径规划。在入针区域中优化入针点,提出了单入针点到多目标点的穿刺方案,并进行了路径规划;考虑到人体多层组织的情况,进行了多入针点到多目标点穿刺的路径规划。最后,进行了模拟人体组织的穿刺实验。制备了套管柔性针和仿生组织材料,并进行了穿刺实验。将实验结果与规划的路径进行对比,并进行了误差分析,验证了路径规划方法的可行性。本文针对套管柔性针穿刺多层组织问题开展研究,建立了套管柔性针的运动学模型,给出了基于目标导引策略改进的RRT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并通过穿刺实验验证了改进RRT算法的可行性,为套管柔性针经皮穿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含ARGs和耐药菌(ARB)的变化更是研究热点之一。但目前对
目的: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对1980年1月-2019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应用中医方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挖掘及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证,分析哮喘治疗用药、组方规律,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哮喘证治特点,以期更好的进行临床诊疗。方法:以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对1980年1月-2019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应用中医方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挖掘及研究分析,首先以“哮喘;中医”为检索词模糊检索,查看正文后根据
芝麻渣营养价值高,但其因水溶性差、味微苦、易变质等缺点而难以被直接开发为食品。β-环糊精(简称β-CD)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及良好的包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具有保护
类金刚石薄膜(DLC)由金刚石相(sp3碳杂化结构)和石墨相(sp2碳杂化结构)组成,具有众多优良的性能,如硬度高、摩擦系数低、透光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柴油机摩擦副的一些关键部件(如活塞销)受到周期性的交变机械载荷和热载荷的作用,经常发生粘着和异常磨损失效。为了提高柴油机活塞销的摩擦磨损性能,本研究以材料为20CrMnTi钢活塞销为对象,在活塞销表面沉积了四种不同的DLC涂层。具体工作如下:(1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滋肾养心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今后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室性早搏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服用滋肾养心方治疗室性早搏,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室性早搏。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进行4周的临床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中医临床症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迅速加快,在用地越来越紧张的城市密集中心,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商业、停车功能、轨道交通换乘等的需要,改造既有建筑物和结合城市建设已成为
碳纳米管(CNT)因其超高的抗拉强度(13-50 GPa)以及弹性模量(1.5-5.0TPa)可以用作高性能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CNT在铜基体中难以分散均匀以及CNT与铜基体的界面润湿性较差,难以充分发挥出CNT优异的力学性能。本文采用喷雾热解法对CNT表面进行修饰,结合片状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CNT/Cu复合材料。研究CNT/Cu复合材料中CNT的分
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1)全部由教师理论教授;(2)教师演示给学生;(3)学
随着人们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纸质包装取代塑料包装已成为包装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纸纱复合袋具有强度高、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纸质包装中的主流产品,但对于我国而言,现有纸纱
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水体污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光催化技术开辟了水体中微量重金属离子处理的新途径,Ti O_2由于性质稳定、无毒无害、价格低廉成为最常用的光催化剂。但Ti O_2带隙较宽,仅限于吸收紫外光,成为困扰光催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难点。本论文立足实际,以工业化生产的纳米二氧化钛P25为光催化剂,辅以其他方法修饰或改性,通过一系列的表征方法,考察其形貌、晶型、光学性能、附加条件等因素对重金属离子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