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地震动作用下石砌房屋动力响应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矿山开采、露天采石场和隧道掘进等爆破作业中,均会产生爆破地震效应,并对其周边邻近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是石砌块这类结构性差的房屋,其安全性更是令人担忧。目前,对石砌块房屋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基本未见报道,且所建立的相关破坏准则也不完全。本文以富有特色的闽南石砌块房屋为背景,制定爆破振动测试方案进行现场监测,同时应用小波分析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进行动力响应研究分析,并且对其破坏准则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1、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总结了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中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2、制定合理的现场测试方案,对边坡和房屋分别进行现场实验   并获得大量的第一手实验数据。   3、采用小波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统计等处理,获得地震波在岩质高边坡传播的场地效应、持时效应等以及在房屋中传播的楼层放大效应、能量特性、幅值特性和时频特性。   4、通过实体建模的方式,建立石砌块房屋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对其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地震波作用下石砌结构房屋的幅值特性、应力特性等。   5、综合运用延性和强度破坏准则,对石砌块房屋在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结合现今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GB6722-2003)和本章分析结果,分析现今爆破规程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建议:当地震波主频为5~15Hz时,建议石砌房屋安全限值取为0.4~0.7cm/s,当地震波主频为20~50Hz时,建议石砌房屋安全限值取为0.6~0.9cm/s。
其他文献
吸力锚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平台基础形式。尽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但是对于吸力锚的认识仍不完善,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为进行针对吸力锚承载特性的室内模型试验,首
钙质岩土或碳酸盐类土,通常是指海洋生物(珊瑚、海藻、贝壳等)成因的、富含碳酸钙或其它难溶碳酸盐类物质的特殊岩土介质。由于其沉积过程大多未经长途搬运,保留了原生生物骨
目前关于单层网壳结构的动力计算分析方法并不成熟,为了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单层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过程和动力破坏成因,有必要对其计算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系统
温度对粘性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是当今岩土工程领域中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广西南宁典型河流冲积相粘性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粘性土的部分热力学性质及影响机理。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不断发展,输电铁塔逐渐向大型化过渡,所承受的荷载亦同时增大。当设计载荷较大时,通常采用组合截面的方法来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这样必然增多输电塔杆件的数量
钢筒仓具有自重轻、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污染小等特点,在现代工农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目前,由于钢筒仓上温度荷载所产生的温度效应的研究还很不足,这就给在一些环境恶略
分析网壳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应考虑杆件损伤后的性能和上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能考虑受拉屈服和受压屈曲的等效弹塑性杆单元模型,并借助此模型进
目前重型钢桁架在工程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国内外学者对平面钢桁架整体稳定理论的研究甚少,整体稳定的设计方法尚不健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全面系统地研究了
在主震中受损的建筑结构往往要经历余震的“二次伤害”,余震对结构所造成的增量损伤使得结构存在较大的发生倒塌的可能性,从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对
砌体结构在全世界拥有悠久的历史,为人类繁衍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传统无筋砌体的脆性特征和抗拉、抗剪强度不足的现实,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砌体易倒塌、延性不足的表现,严重制约了砌体结构的发展。本文以村镇低层砌体房屋产业化项目为背景,依照标准试验方法对混凝土砌块砌体通缝剪切作用下的基本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为规范修订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课题进行了24组共36个空心及36个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标准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