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教育,是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日益引起重视的话题。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不仅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去养成人文精神。尽管中学文史教材中蕴含着很丰富的人文内容,它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构架,然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教育因素还没有充分地发掘出来。在日益注重人文教育的当今时代,中学文史教材具有什么样的人文价值及其在现实中的流失,流失原因及预防流失的对策有哪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文价值这一概念的内涵,认为人文价值的核心在于,在人文知识的授受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智慧的开启、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接着,本文较详细而具体地分别阐述了中学语文、英语、历史各具有什么样的人文内容,指出其人文内容是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方面,教育者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教材以后应具有很好的人文素养,而另一方面,学生在教材知识的影响下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素养外现是并不令人满意的,二者之间还是有距离的,本文正是从学生理想的与现实的人文素养二者的比较中得出结论:教材的人文价值在学生身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流失现象。 本文认为,影响到教材人文价值流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材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2)教师素养的不足;3)学生自身的局限性;4)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这里既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也包括学校环境。 针对教材人文价值流失的四个原因,本文提出了四个防止流失的对策,即:1)教材方面:加强教材研究,提高教材质量;2)全面提高教师各项素质;3)对学生而言,培养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并重;4)净化各种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最后,本文提出,我们在关注教材的知识价值时,也应注重教材的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