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前后护士职业认同的调查,比较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前后护士职业认同的变化,分析医护一体化后护士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科学实施和推广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提供实证依据,为提高护士的职业认同提供多元化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山西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4日起实施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的10个临床科室的在岗注册护士为研究对象,以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为研究工具,分别在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前、实施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e3.1建立数据库,数据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结果:1.本次调查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前后护士职业认同总分分别为101.69±14.27、114.33±18.78,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一体化前后职业认知评价维度得分分别为25.36±4.74、29.56±5.99,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社会支持维度得分分别为21.64±2.83、22.87±3.84,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社交技巧维度得分分别为19.95±3.14、23.17±3.88,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挫折应对维度得分分别为20.39±3.08、23.02±3.90,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自我反思维度得分分别为14.35±2.64、15.71±2.92,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医护一体化后影响护士职业认同整体得分的因素有年龄(t=4.166,P<0.05)、学历(t=-7.952,P<0.05)、护龄(t=-2.495,P<0.05)、对现在工作满意程度(t=-1.140,P<0.05)、重新择业是否选择护理(t=2.900,P<0.05)这五个方面。医护一体化后影响职业认知评价维度的因素有年龄(t=3.732,P<0.05)、学历(t=-7.267,P<0.05)、护龄(t=-2.139,P<0.05)、月均夜班数(t=0.672,P<0.05)、重新择业是否选择护理(t=2.584,P<0.05);影响职业社会支持维度的因素有年龄(t=2.122,P<0.05)、学历(t=-6.191,P<0.05)、护龄(t=-3.121,P<0.05);影响职业社交技能维度的因素有年龄(t=4.245,P<0.05)、学历(t=-5.486,P<0.05);影响职业挫折应对维度的因素有年龄(t=2.732,P<0.05)、学历(t=-6.173,P<0.05)、护龄(t=1.174,P<0.05);影响职业自我反思维度的因素有年龄(t=4.264,P<0.05)、学历(t=-7.135,P<0.05)、职称(t=0.150,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够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其中以对护士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挫折应对、职业反思四个维度影响较为显著。可能与医护一体化后护士参与了诊疗计划的制定体现其职业价值、患者和医生对护士更加认可有关。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实施后年龄、学历、护龄、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重新择业是否选择护理对护士职业认同具有影响。其中年龄、学历对护士职业认同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