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而编写的教育子弟在家、在外的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弟子规》中蕴含的德行思想系统而丰富,如:在家要求“孝”、“悌”、在外要求“谨”、“信”、“泛爱”、“亲仁”、在自身发展上“余力学文”等,对人们德行思想的养成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深入挖掘《弟子规》德行思想,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德育内容和创新大学生德育方式方法,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将《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德育相结合,探讨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促进当代大学生德育的相关问题。第一,对《弟子规》德行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传承的基本历史脉络,认为《弟子规》是对我国儒家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德行思想是在对《论语》、《童蒙须知》等经典著作借鉴基础上凝练形成的;第二,对《弟子规》德行思想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弟子规》德行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孝悌”、“谨信”、“泛爱亲仁”、“余力学文”等方面进行归纳;第三,对《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大学生德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大学生德育的联系,认为二者在德育目的、德育依据、德育原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相似性、契合性;分析了《弟子规》德行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认为《弟子规》德行思想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第四,阐释《弟子规》德行思想当代价值。结合《弟子规》的德行思想,分别从提升大学生个人品德、增强大学生家庭伦理观念和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视角,分析了《弟子规》德行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五,基于《弟子规》德行思想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及大学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在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存在自私自利、“孝”意识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家庭德育教育欠缺、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第六,基于《弟子规》蕴含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视角,分析了其德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