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德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而编写的教育子弟在家、在外的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恪守的守则规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弟子规》中蕴含的德行思想系统而丰富,如:在家要求“孝”、“悌”、在外要求“谨”、“信”、“泛爱”、“亲仁”、在自身发展上“余力学文”等,对人们德行思想的养成以及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重视高校的德育工作,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深入挖掘《弟子规》德行思想,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德育内容和创新大学生德育方式方法,对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将《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德育相结合,探讨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促进当代大学生德育的相关问题。第一,对《弟子规》德行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梳理,描述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传承的基本历史脉络,认为《弟子规》是对我国儒家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德行思想是在对《论语》、《童蒙须知》等经典著作借鉴基础上凝练形成的;第二,对《弟子规》德行思想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弟子规》德行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孝悌”、“谨信”、“泛爱亲仁”、“余力学文”等方面进行归纳;第三,对《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大学生德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了《弟子规》德行思想与大学生德育的联系,认为二者在德育目的、德育依据、德育原则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相似性、契合性;分析了《弟子规》德行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认为《弟子规》德行思想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第四,阐释《弟子规》德行思想当代价值。结合《弟子规》的德行思想,分别从提升大学生个人品德、增强大学生家庭伦理观念和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视角,分析了《弟子规》德行思想的当代价值。第五,基于《弟子规》德行思想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及大学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在多元文化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存在自私自利、“孝”意识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同时还存在家庭德育教育欠缺、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第六,基于《弟子规》蕴含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视角,分析了其德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击顶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固定治疗Schatzker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击顶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固定治
<正>过去一年的中东局势看点很多,其中有几点值得格外关注。首先,"伊斯兰国"末日来临,叙利亚分治局面已经形成。经过三年多的血腥战争,"伊斯兰国"已经走向穷途末路。在围歼"
目的 研究临床常用的部分腕骨融合术或切除术对腕关节运动的影响程度。方法 将 12侧新鲜上肢处理后 ,固定于特制的测试架上 ,在腕背部打入 2根或多根克氏针 ,分别作舟头骨
要开启课堂之门,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导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始,就像一场戏有了引人入胜的序幕。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
华北落叶松作为宁夏六盘山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在当地的水源涵养和水土流失防治方面有重要作用。为了阐明不同坡位的华北落叶松液流速率差异,以及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楼大厦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都象征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较快,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人们更
<正>教师工作室,不仅是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的空间,更是提升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改革能力的基地。"白云语文工作室"正是试图以"三一课堂"的建设为载体,实现教师教育能力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各类的物流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为了YS物流公司能在众多的物流企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中,在物流企业的
远东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占据了俄罗斯的三分之一以上。远东地区的发展是实现整个俄罗斯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俄罗斯远东地区从经济方面来看是一个很重要的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目前有机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中心。俄罗斯远东地区临近经济正在稳步增长的亚太地区,主要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由于这样的地理位置,以及因为远东地区远离国内市场和远东地区较高的生产成本的事实,目前的远东地区发展模式跟亚太地区国家
随着交通、通信网络等的发展,快递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成熟,快递产业的效率也越来越高。文章从服务质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对消费者企业认同感的影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