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试验采用改良的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法,成功地分离了大鼠肝细胞,并以原代培养的肝细胞为实验模型,研究不同浓度(0-400mg/L)的氟(氟化钠)在不同时间段(12,24h)对大鼠肝细胞的毒性及其诱导的细胞凋亡,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改良的肝脏原位胶原酶灌流法能有效的分离实验所需的肝细胞,分离肝细胞数在2×107/只以上,活率在90%以上;2.采用MTT法检测氟化钠对大鼠肝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氟化钠处理12h的半数抑制率(IC50)为153.85mg/L,24h的IC50为114.43mg/L;3.提取氟化钠处理的肝细胞的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有明显的梯状带产生,确定细胞发生凋亡,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而对照组无梯状带出现;4.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氟化钠处理的肝细胞中有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氟化钠对大鼠肝细胞即使在低浓度下即有毒性作用,处理12h的IC50为153.85mg/L,24h的IC50为114.43mg/L;DNA电泳检测出现凋亡细胞特征性的梯状带,表明在低浓度下(25mg/L)氟化钠的毒性作用主要是诱导细胞凋亡,这将为完善饲料氟的监测和食品卫生中氟的添加剂量标准提供参考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凋亡细胞中bax表达量增加,它提示氟化钠通过上调bax的表达而诱导的肝细胞凋亡,为氟中毒分子毒理学机制提供了实验证据,为氟中毒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