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切实加强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提高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有不少农业类高职院校正在广泛探寻职业道德教育的多元化模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依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当今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多数依然以课堂教学的途径来传授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此外,农业类高职院校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上不尽合理,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未能真正彰显其作为教育主体的应有地位,在职业道德教育上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泾渭分明地独立开来,而且在教育过程中,机械地分割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的特征,毕业生在完成三年的教育任务后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相对贴近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职业的导向性相比普通高校而言更强。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的谋生本领,但仅靠专业技能无法使农业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展开的,职业道德教育所处的从属位置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得不到重视。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的论文在提出改革路径方面操作性偏低,没有从高职院校的就业实践入手将职业道德真正自觉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同时现有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成果鲜有专门针对农业类学生开展研究的。本论文从我国农业类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探析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后运用SWOT的方法来探究我国农业类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案,并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