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供应链进一步的专业化以及供应链节点分布进一步的全球化,供应链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都极大地拓展。同时,供应链各个环节存在的众多不可控因素以及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给供应链带来巨大风险,降低了供应链的可靠性,供应链风险不断增大。在较为常见的供应链风险中,供应链中断因为发生频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大量案例已经证明,供应中断的发生将导致供应链下游企业缺乏生产资源进而造成停产,中断情况严重的话还会造成上下游企业生产脱节,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面对供应风险,研究供应链中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和零售商的采购决策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梳理了供应中断风险的相关文献,发现现有文献仍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大部分的文献都是假设的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是外生,而事实上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可以通过供应商自身改善供应过程的方式进行调整,考虑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性的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更值得研究;第二,现有文献还少有涉及到在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成本受到供应可靠性水平影响时供应链成员的决策问题的研究;第三,为了提高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的动力,零售商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问题也值得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水平内生时零售商的采购策略。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供应链效率之间的竞争,供应风险是影响供应链高效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的研究是供应链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零售商作为Stackelberg领导者,分别以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期望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运用博弈论和经济学原理,求解供应商内生供应可靠性水平下零售商的采购策略。研究表明:(1)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对零售商的采购策略会产生影响。(2)存在紧急采购时,产品零售价不影响零售商的采购策略,只影响其期望利润。(3)在四种不同的约束条件下,零售商和供应商存在最优的采购策略和最优的供应可靠性水平。通过算例研究发现,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都随着供应可靠性水平成本系数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其次,分析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受供应可靠性水平影响时零售商的采购决策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本文在供应商生产成本受到供应可靠性水平的影响下,建立Stackelberg模型,采用博弈论求解最优的零售商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研究结论表明:(1)零售商可以根据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投入成本敏感性系数采取只使用调整订货量或者调整采购价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2)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受到产品单位可变成本减少量的影响,其中最优订货量随之增大而增大,最优采购价随之增大而减小。(3)当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小于某一阈值时,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能够实现可靠供应;当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系数大于这一阈值且应急采购价格较大时,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不能实现可靠供应。最后,分析零售商补贴供应商供应可靠性成本投入时零售商的最优采购策略和供应商的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为了激励供应商提高供应可靠性水平,零售商采取两种激励策略: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或供应可靠性投入成本比例补贴。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模型和供应可靠性投入成本比例补贴模型结果都表明:(1)在供应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零售商通过扩大订货量或提高单位批发价格补贴对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2)在供应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供应商的供应可靠性成本以及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利润均与市场需求成正比,与零售价成正比,与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敏感性系数成反比。(3)供应实现完全可靠时,零售商的最优订货批量和最优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最优供应可靠性水平的成本补贴比例)都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此外,两种补贴激励模型结果不同之处在于:(1)零售商供应存在不可靠时,当批发价较高(大于某一阈值,两模型中的阈值不一样)时,零售商只需要调节订货量就能激励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2)当批发价较低(小于这一阈值,两模型中的阈值不一样)时,零售商需要同时调节订货批量和单位批发价格补贴激励供应商改善供应可靠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