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应力锚固区为混凝土桥梁的典型D区(截面应变不符合平截面假定的区域),锚固力首先在锚具下方的混凝土产生强大的局部压力,其后通过一定长度逐渐扩散到全截面,应分别进行局部区的局部承压验算和总体区的抗拉设计。总体区的受拉效应包括劈裂力、剥裂力和边缘拉力,关于总体区设计,现有规范和研究还不够全面,两个及多个锚固力作用端部锚固区和多个中间锚固力作用锚固区的受拉效应分析还没完善解决。本文通过力流模型和有限元分析,完善了两个锚固力作用的端部锚固区、多个锚固力作用的端部锚固区和中间锚固区的受拉效应计算方法,据此建立了后张预应力锚固区抗裂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模型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建立了作用两个锚固力的端部锚固区力流线数学模型,进行了多种情形下的剥裂力、劈裂力和边缘拉力分析,较完善地给出了作用两个锚固力的锚固区各种受拉效应简化计算方法,可用于抗裂配筋设计。(2)进行了等间距等值锚固力作用的端部多锚锚固区剥裂力和劈裂力分析,对美国AASHTO桥梁设计规范和PTI手册所给公式进行了修正和补充,结合箱梁横向预应力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模型有限元分析,验证了修正公式的适用性。(3)针对作用多个中间锚固力的锚固区横向应力相互叠加问题,首先推导了单个中间锚固力作用锚固区横向应力分布理论公式,进而给出应力叠加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墩顶负弯矩处,其顶板预应力锚固区为典型多个中间锚固力作用锚固区。(4)基于力流模型或有限元分析所得锚固区受拉效应计算公式,建立了后张预应力锚固区抗裂设计方法,并通过模型试验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