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整体利率市场化进程仍比较缓慢,特别是基准利率的培育。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利率。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化,许多金融产品,特别是固定收益类证券与金融衍生品,亟需一种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准。另外,基准利率可作为政府和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通过对基准利率的调控,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是中央银行着力打造的基准利率。自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以来,它的运行效果如何,是否很好地担负起基准利率的功能?这是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基准利率基本属性中的相关性和稳定性出发,考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与管制利率、其他市场化利率的相关性;运用脉冲响应函数等实证分析方法,检验汇率、股票指数变动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稳定性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就进一步强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