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吉林省作为产量大省,同时也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矿业的发展为省内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煤炭大规模开发,诱发了大量严峻的、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矿山环境问题,在矿产资源采、选、冶炼等过程中对矿山及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破坏,矿区内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频发,致使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损毁大量耕地,直接或间接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甚至造成当地居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制约了矿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因此,对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吉林省典型煤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基于前人经验研究水土流失情况,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依据吉林省聚煤带分布情况及目前矿山开采现状,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划定11个分布于吉林省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典型煤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特点进行水力侵蚀研究及综合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在众多水力侵蚀方程中根据方程机理和适用条件确定RUSLE为水力侵蚀研究模型,运用ERDAS和ArcGIS等软件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进行空间提取及计算,得到各矿区水土流失量,并依据国家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对水土流失程度进行分级,并对不同地区煤矿区水土流失现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煤矿区水土流失程度较低,水土保持情况明显好于吉林省南部煤矿区,好于吉林省东部煤矿区,整体呈现由中部向南部向东部增加的趋势,依据吉林省环境特点及人为影响因素可知,中部煤矿区地处平原区,坡度变化较缓,人为破坏程度较低,水土保持现状较好。基于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土流失情况,进一步对研究区进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前人研究经验及成果,结合研究区发展现状,针对煤矿区特点建立吉林省典型煤矿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系统地建立具有煤矿区特色、可操作性强的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分别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综合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对比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吉林省典型煤矿区中,中部煤矿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整体高于南部和东部煤矿区,表明中部综合环境现状较高。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矿区废弃地土壤生物改良试验和生态修复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备独特的魅力,对服饰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文化创意这一主题借助剪纸艺术来探讨在服装设计时有效结合民族
1播种后镇压机播带环形镇压器连接作业工效高,效果好.此期镇压能增加土壤紧实度,连接土壤毛细管,促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利于保墒.同时,还可以促使种子和土肥进一步紧密结合,
期刊
目的探讨成人颅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霜(primitiVerletiroectodermaIttnnorS.PNET)的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PNET的MRI表现,并与
公路工程质量的管理是指施工人员检查所建公路质量标准、平整度、宽度厚度等要素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为民众以后的安全提供保障。公路工程质量主要受施工质量与作业质量两点因
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高房价与高库存已严重危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迫切需要构建房地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房地产与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应从信贷、
适用性是评价公路交安设施的重要指标,当前,公路交安设施适用性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基于适用性指标,对不同类型的交安设施适用性优化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期提高公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