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动能由工业向服务业转换的关键阶段,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平稳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同时,我国各省市也逐渐重视物流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引导物流企业集聚发展,以期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进一步增强物流业集聚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效益,支撑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在物流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的背景下,物流业走向集聚已经成为必然。为此,深入探讨如何有效促进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最大的溢出效应,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制定物流产业政策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物流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着手,以我国2004-2015年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我国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理论阐述物流业集聚的内涵、形成机理及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并重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分别探讨物流业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实现基础。其次,文章引入区位熵指数,在统计描述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物流业的集聚现状、区域差异特征及空间相关性;随后,本文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经济增长两个层面,通过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物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最后,基于全文结论提出有效推进物流业集聚发展、发挥溢出效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分析发现,我国物流业已进入高位趋稳、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我国省域物流业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并且省域物流业集聚度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是区域间物流业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整体上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物流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区域整体经济层面,物流业集聚不仅对本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还将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在产业经济层面,物流业集聚对三大产业发展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而在空间溢出效应上,物流业集聚对第一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但本地区物流业集聚将通过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区域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溢出效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