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一个制度变迁的视角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xly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得以确立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突出的表现为它具有的制度探索和制度创新价值,所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无疑是发展中小企业诸多外部条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是为了从理论和实证上解释我国中小企业仍然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为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提供了制度上的借鉴。 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的学者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时,都通过借鉴或者照搬国外的成功经验,来提出建设和完善我国体系的方法建议,在我看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不合理的。毕竟大制度环境不一样,所处的阶段也不一样,急于求成,最后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本文从国家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多年来的制度安排入手,分析研究担保制度的变迁,解释中间存在的制度问题;比较研究了在没有融资担保机构和有融资担保机构的情况下,信贷市场各自不同的状况;倡导通过制度创新来完善我国的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希望能对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难”问题上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制度经济学是本文最重要的经济学基础,它构成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并提供了分析工具,增强了文章的创新性;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组建了“供—求”分析模型,来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的变迁;在分析变迁的过程中,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把担保制度供给分为正式制度供给和非正式制度供给,通过实证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不足,从而产生对担保制度的需求。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问题,把融资担保制度供给、制度需求和制度的均衡放在“供—求”的理论框架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2)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供给中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以及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分析,解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合理发展过程。
其他文献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以此影响社会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中传统的支柱产业,2001年以来,我国生猪存、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增长幅度明显。生猪饲养主要有农户散养和规模养殖两种方式,我国生猪养殖逐渐由农户散养方式向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净流量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就基础设施而言,主要是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