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气虚证糖尿病便秘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加味黄芪贴敷脐,观察该方法对其首次排便时间、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便秘疗效、一氧化氮、空腹血糖、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停止干预2周后便秘复发情况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的气虚证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黄芪贴(即黄芪、火麻仁、陈皮、白芷)敷脐,每日1次,每次4小时,干预2周,随访2周。记录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便秘疗效、一氧化氮、空腹血糖、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停止干预2周后的便秘复发情况。结果1.基线比较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便秘严重程度、合并症、糖化血红蛋白等)、便秘相关影响因素(排便环境、排便习惯、饮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前两组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一氧化氮和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首次排便时间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便秘临床症状积分组间比较:试验1周后两组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除排便性状和兼症外,其他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周后两组患者的便秘临床症状积分,除排便性状外,其他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患者试验1周后和试验2周后的各项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较试验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试验1周后的排便速度和兼症较试验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项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2周后的各项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与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便秘疗效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便秘有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一氧化氮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氧化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均较试验前有所下降,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空腹血糖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较试验前有所下降,经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便秘复发情况试验停止2周后,试验组有5例患者便秘复发,对照组有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黄芪贴敷脐能缩短气虚证糖尿病便秘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改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难度、排便速度和便意等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和便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加味黄芪贴敷脐能降低气虚证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血清NO水平,对胃肠运动的调节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加味黄芪贴敷脐能降低气虚证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便秘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