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理论的发展、评价,还是科学认识的活动过程,都离不开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理论的接受分析。理论接受的过程分析,注重结合科学活动的实际,概括出理论接受所经历的一般过程。理论的接受过程实质就是接受主体通过对理论的评价而采取的取舍态度,以及最终所形成科学信念的过程。全文围绕这一问题,分三个部分来说明。 第一部分是对接受问题的概述。本文从理论的内涵谈起,进而提出理论接受及其特征,并对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意义作了分析。理论具有客观真理性、可检验性、逻辑系统性和主体际性等特性,也正是理论的这些特性,为理论接受的过程分析提供了可能;理论接受从要素上分为接受主体、接受对象和接受标准,具有主体性、过程性和复杂性。传统的接受问题是归纳接受,而本文的理论接受强调的是一般过程的分析,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对接受的过程作具体的分析。理论接受有着一般的过程,要经历验前的逻辑可行性分析、验后的似真性评价、价值评判以及接受的态度选择。验前的逻辑可行性分析是从理论的相容性、自洽性和逻辑简单性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的;验后的似真性评价是从似真性与接受的关系、确证与否证以及证据效用的评价等方面阐述:理论的价值评判是从评判的原因和标准来说明;理论评价是接受的基础,但最终的接受要看主体对理论所采取的态度,本部分最后通过对理论接受的态度分析及其与主体信念的关系来说明理论接受的态度选择。 第三部分针对理论接受的过程提出相应的合理性原则。为了保证接受的合理性,尽量避免不合理因素对接受的影响,本部分结合理论接受的过程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提出了合理接受应遵循的四个原则:逻辑性与真理性相统一、理论真理与理论价值相结合、理论继承与理论发展相统一、主观信念与理论客观性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