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是上世纪中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中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工具[1],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被广泛采用。但在对企业实际管理实践的调查中发现,目标管理大多数仅仅是当作一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辅助工具,而并未如彼得.德鲁克大师所倡导的把目标管理当作是执行落实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管理工具。这种对“传统”目标管理工具错误理解和应用,在当今国内的民营企业中尤为常见,甚至到了质疑这个管理工具本身的正确性的地步。当把目标管理当作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来看待时,就会发现,对这套“传统”管理工具的许多节点、要素的理解把握上,还存在许许多多亟需澄清、解析、破解的疑难点,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疑难点导致了这套传统管理工具在这些企业中运用的失效。慧谷公司在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中,也引入了目标管理工具,但主要是作为对员工绩效管理的一个辅助工具,并且在目标管理的目的、作用意义等基本问题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偏差甚至错误,还存在目标逻辑层次不清、目标量化不到位、目标检讨评审不及时有效等问题。本文结合对慧谷公司的实际调查,识别并逐一解析、破解这些疑难节点,对照解读华为公司与那些运用目标管理工具失败的民营企业(慧谷公司为典型案例)他们成功和失败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结合对目标管理理论的深刻理解,对慧谷公司目标管理体系的整体要求、组织设计、体系架构设计、节点问题解析、过程步骤设计、目标结构设计、过程评审管控设计等方面均作了很细致、深刻的思考研究。特别是针对节点问题作了非常细致、切实的研究解析,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主要的疑难节点问题提供了明确、细致、可操作的模版、或破解方法;在目标选择的细化输入、目标的价值层级解析、目标的量化方法、目标有效运用前提条件解析、目标的检讨周期、目标管理与IT平台结合方面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际运用中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同时特别强调了目标管理系统工具运用实施的系统性、持续改善性、长期性,让企业管理者在持续改善中积累对这套管理工具的信心,当然也收获由此带来的企业管理绩效改善的喜悦。当今世界IT技术发展迅猛,将目标管理系统工具与IT保障平台相结合,极大程度简化了目标管理工具实施运用中庞杂的日常工作,使其变得简单、高效。结合企业内部人力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使得目标管理工具运用变得更为切实可行。作为一个传统的系统管理工具,目标管理在实际运用中除了要坚持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方法外,还必须密切结合企业实际,系统化、有重点、有节奏、持之以恒地坚决执行才能体现其功效。随着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企业目标管理发展的方向将会是如何将目标管理体系(MBO)与企业业务信息体系(BIMS)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IT平台、移动终端,实现目标数据的互联互通、目标结果/进展的即时监控,更大提升目标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