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化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在问题情境下的探究性学习。“问题链”作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吸引了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探讨如何提高教师的问题链教学水平日益突显出价值。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熟手教师与新手教师问题链教学的特征和差异,探索优化问题链教学的有效途径,为教师设计和实施问题链提出建议。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确定比较研究的四个维度:问题链的类型和数量,问题链层次性,问题链的情境性以及课堂实施问题链的灵活性。然后通过课堂观察筛选并收集适合本研究主题的高中熟手与新手教师同课异构的课堂录音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针对课堂情况对两位老师进行课后半结构式访谈。最后结合获取的数据和案例,分析归纳两类教师问题链教学的总体差异。比较研究发现熟手教师问题链教学的优势在于:(1)熟手教师的问题数量比新手教师少,但是问题链数量更多、长度更长;(2)问题链的难易程度相对更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层次性更强;(3)问题链化学逻辑性更强,更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4)问题链情境性丰富,更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5)善于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问题链生成性更强;(6)课堂上使用问题链更为灵活,促使学生思维更发散广阔。新手教师的优势在于:(1)巧用分解策略,对于学生不能一步解决的难题,善于将问题进行分解,转化成更次一级的小问题逐个击破,从而解决大问题。(2)善于使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将很多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图片或者模型,将需要长篇解释的知识转化为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能够自己总结的知识,使教学可视化。根据研究结果,笔者为提高教师的问题链教学水平,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在设计问题链时应该从学生,教材,课程标准,情境四个要素着手考虑,然后对个要素进行精加工形成最终问题链。其次,在问题链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优化问题链教学:(1)单元化策略(2)图示化策略(3)分解策略(4)情景化策略。但是在采用分解策略时,注意不能将问题分解过细。在使用情景化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情境的创设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2)问题链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3)合理安排情境教学的时间。最后,在进行问题链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设计问题链时重问题间的层次性、关联性和问题的有效性。(2)进行问题链教学时,关注学生情况,注意把握课堂节奏。(3)教师在问题链教学中的角色以引导为主,讲授为辅。(4)教师在要课后多积累和完善化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