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公司手术器械产品质量改进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g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速,国民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国民对医疗升级的需求持续增加,表现之一是对境外高端产品及优质服务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国产比例较低。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印度等地区人口红利逐步凸显,东南亚国家原料成本和用工成本优势明显,因此,很多跨国企业纷纷从中国搬迁至东南亚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国产产品质量,既能帮助中国制造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能降低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浪费,缓解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压力,避免制造迁移现象。本论文对R公司展开调查研究,将为“如何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R公司是一家专业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德国总部有184年历史,在中国的生产中心已持续运营15年。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如GMP和ISO13485仅体现最低法律要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出现质量问题突出的现象。随着手术器械业务的持续增长,降低返工率,减少质量成本浪费,提高整个组织的生产效率、人均效能,对于R公司的卓越运营和在兄弟公司中凸显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R公司医疗器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前三大的质量返工问题:磕碰伤,砂带印,外形不良。通过层层聚焦分析,分别找出影响返工问题的主要工序为清洗工序和打磨工序,主要影响因子分别为:运输路线过长、清洗吹干方式、清洗摆放方式、粗磨余量不足、外形规格不清晰等因子,并通过质量控制计划予以识别和控制。与此同时,从管理角度深入剖析返工问题居高不下的原因:(1)从现有组织架构图可以看出,QM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工厂验收合格,并非工厂日常运营的质量问题的解决和改进,该部分职责缺失。(2)R公司的QM部门人力配置不足,表现为部分工作不能按时充分完成。(3)QM部门不直线汇报于R公司的执行总裁,存在汇报效率低及权威性不足的问题。通过对R公司质量管理机制分析,发现得知,四道质量门归属生产部门,质量门之间相对独立,不能有效联动。后3道质量门检验项目高度重合,存在工作效率损失。QC部门仅有质量最终检验的职责,经常与生产部门发生判定标准和意见不一致现象。产品质量严重依赖于最后一道质量门,控制时机太晚。通过重新优化QC组织职责,将原隶属于生产的检验员择优归入QC,并加重过程中QC检验任务和人员配置,设计能与最终检验联动的检验计划,进而优化质量管理机制。通过QVSM,鱼骨图,MSA测量系统分析,流程图六西格玛工具,对3大返工问题的深入分析验证,优化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门设置,相应改善原有KPI评价指标,使得R公司从“事后质量控制”转型为“过程质量管理”。同时并嵌入持续改进元素在企业日常运作中,通过一系列改善活动,在组织中践行了 DMAIC的方法论,并总结出适合R公司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方法“十步法”,R公司的系列改进措施,对于医疗行业中小型制造企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部分,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畜牧生产流通中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促进畜牧养殖的发展,增加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