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Ⅳ)与某些芳香邻二胺类化合物能定量、快速反应生成1,2,5-硒二唑类化合物(俗称苤硒脑化合物),在分析、合成及药物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论文工作主要开展了包括BS、MBS、BBS、DBBS、NS、SPb、SPc、SPO、SPDO和AS等10种1,2,5-硒二唑类化合物的以下5个方面的研究: 1.固相合成 在室温下,固相合成了7个硒二唑类化合物,并用XRD,IR,EA对其过程和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液相反应法合成相比,固相反应合成法的粗产物纯,产率高。 2.IR,UV-Vis,1H NMR 对硒二唑类化合物的IR吸收峰进行了归类与指认,讨论了SPO、SPDO的异构体的分子结构;探讨了UV-Vis、吸收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与分子结构的相对应关系,以及紫外吸收光谱性质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价值和溶液的pH值引起SPO、SPDO的结构变化。最后研究了SPO、SPDO的1H NMR,通过计算确定了它们的结构。 3.GC/MS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硒二唑化合物进行研究,发现部分硒二唑化合物具有挥发性,在气相色谱中有较好的响应;CH3—与Br—两种取代基影响硒二唑化合物于气相色谱中的保留时间与它们的分子量成比例;同分异构体因极性和熔沸点不同,于气相色谱中保留时间完全不一样;含硒化合物在质谱裂解图中有特征分子离子或离子峰簇,其主要峰M:(M-2)约为2:1,完全不使用标准样品,也可以辨别含硒化合物。同时,对硒二唑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作了初步的探讨。 4.电化学性质 探讨了硒二唑化合物的循环伏安性质。硒二唑化合物的溶液体系中,电极过程主受吸附控制,为硒二二唑化合物的自组装提供了参考。 5.白组装及其单分子膜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质 讨论了硒二唑化合物形成自组装膜的自组条件、自组装的表征和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自组装时,浓度以为10-3mol/L数量级为佳;硒二唑化合物自组装膜的电化学信号与其溶液相似,在-600mV左右有一还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