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及对PGE2、IL-6的影响。
方法:将6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按入院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灸组,每组30例,取穴:腰夹脊2-3穴(双侧、视病变部位)、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温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艾灸,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血清中PGE2、IL-6的浓度变化,观察两组疗效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结果:温针灸组的治愈率17%,优于常规针刺组的3%,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温针灸组降低VAS的评分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血清中PGE2、IL-6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VAS评分、血清中PGE2、IL-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温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PGE2、IL-6的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