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垂体腺瘤患者中检测术前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水平,从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类型,肿瘤增殖情况,侵袭性等的相互联系,进而为垂体腺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检测指标及治疗靶点,指导临床。方法:选取65例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一病区和二病区住院的垂体腺瘤患者术前血清,所有患者均为初诊病历,有完整病历资料,且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组织学结果证实;15例正常志愿者血清,均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对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结果①EGFR水平在侵袭性组为(11.58±0.72)ng/ml、非侵袭性组为(11.44±0.68) 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且侵袭性组明显高于非侵袭性组(P<0.05)②EGFR水平在垂体微腺瘤组、垂体大腺瘤组、垂体巨大腺瘤组中分别为(11.36±0.17)ng/ml、(11.45±0.69)ng/ml、(11.67±0.62)ng/ml,与对照组(11.26±0.87)ng/ml有明显差异(P<0.05);EGFR在垂体腺瘤各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且与垂体腺瘤大小呈正相关。③EGFR水平在功能性垂体腺瘤组为(11.52±0.52)ng/ml,与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组(11.46±0.71)ng/ml比价无明显差异(P>0.05),且功能性垂体腺瘤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EGFR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性和评估预后的良好生物学指标。术前EGFR的检测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垂体腺瘤的增殖情况。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网络犯罪案件的侦查效率及质量,从而保障网络犯罪案件侦查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进而为我国警务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工作经验,因此,要求相关技术人员,综述电子数据取证概念
由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压迫来自于脊髓后方,因此后路手术的难度是胸椎管狭窄中相对较小的[1]。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去除神经压迫,保持脊柱的稳定,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减
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效率尤为重要,为了节约教师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与时间利用率,提出利用计算机视觉检测课堂中的人脸,并对人脸进行识别和记录,将结果反馈给课堂教师,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渗透我们的日常语言。作为一种新鲜事物,网络语言很快风靡全球,获得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喜爱。但是,网络语言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流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36例白血病血流感染患者,另选择36例未发生血流感染的白血病患者作为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找出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因素.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对食品的“卷入程度”不能
绩效评估是保障科学基金得到公平、有效使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基金绩效评估情况作了介绍,并通过整理国外学者对此所持的反对意见,分析国外科学基金绩效评估
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教学中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教学媒体要传递信息,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物质手段,如计算机、录像、投影仪、书本、板书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
丁卡因是常用局麻药,在各种检查、治疗及手术中应用广泛,本院呼吸科应用1%丁卡因雾化吸入进行电子气管镜检查前的表面麻醉,其穿透力强、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但其过敏或过量应用会